第四百七十一章 古老的一族

我岳父是李世民 张围 2386 字 3个月前

“你的意思是他不会让我入凌烟阁,只能论辈分,进凌烟阁都是长辈,我一个晚辈现在不合适。”

“夫君的功绩也足够资格了。”

与安延偃相处了两天,许敬宗大致有了了解。

第二天,和往常一样下了早朝,许敬宗一路说着,“此人会说吐蕃话,西域话,突厥语更是说一些波斯语,他们一脉人在西域游荡,通过贩卖诸国间的物产来获取利益。”

“他不是叶护可汗身边的谋士,他时常与叶护可汗买卖兵械和粮食。”

“也就是说西突厥是他的大客户?”

“张尚书所言不错,突厥两位可汗开战,他也从中赚取了不少的利益,这一次来大唐他是主动请缨。”

张阳停下脚步,“如果战事停了,他的利益也就没了,他比我们更希望战事可以继续。”

“下官也是如此以为。”

“他担心的就是大唐驰援西突厥。”

原本外交院的安排就没有驰援西突厥一说,至于事后如何安置,顶多是让高昌人去给他们收尸而已。

大唐需要收复西突厥,更要收入版图,建立都护府,形成一片西面的屏障。

只要西面稳定,外交院就有更多的精力对付东面。

昭武九姓在丝绸之路上是有名的商贾,他们甚至可以得到诸多消息。

这样的人对外交院来说可以利用,而且是一套非常成熟的情报系统。

这要是能够与外交院合作,可以让情报来源再上升一个台阶。

见张阳一言不发,许敬宗小声道:“此人是否要杀之后快?”

“老许,你是知道我的,我这人不喜杀生,我是好人。”

“那就抓他的家人要挟他,不怕他不就范。”

“是个好办法,那么去哪儿抓呢?”

许敬宗陷入沉默,西域茫茫大,去哪里找这些昭武九姓的后人。

“唐玄奘最近在做什么?”张阳突然问道。

“之前送消息来说与松赞干布聊着佛法,相谈甚欢,去年隆冬时节他便出发前往了天竺,按照脚程来算他应该进天竺地界了。”

张阳琢磨着,“你说让他去倭国怎么样?”

许敬宗苦笑不已,“张尚书的想法实在是……”

“我就开个玩笑,倭国不是想要书籍带回去吗?我们给他们佛经,他们好好研习佛经无法分心看其他的书籍,并且等唐玄奘回来了,就让他考校,答不对就斩首,不用心学习佛法就是对我们大唐的不敬。”

“……”

“老许,你怎么不说话了?”

“张尚书如何以为这个唐玄奘会回来?”

“我猜的。”

许敬宗摇头叹息,“张尚书都二十多岁的人,遇事不能像小孩子那样去猜。”

外交院里里外外都很忙,张阳对许敬宗道:“你叫声大素和大象兄,我们去那边的酒肆边吃边谈。”

“喏。”

许久没来,这里还是和以前一样。

店家笑呵呵迎上前,“恩人许久不来了。”

张阳点头道:“最近烦心事太多。”

“需要小人做些什么?”

看许敬宗带着大象和大素前来,张阳摆手道:“我自己可以应付。”

店家摆出笑盈盈迎客的模样,“恩人需要吃些什么?”

“茶水,羊肉,再来四碗羊汤,四张饼。”

许敬宗带着俩人坐下,店家端上羊汤与饼,还有一碟羊肉,特意端了一盆水洗手。

张大素洗着手,“确实饿了。”

和张阳一起吃饭有个规矩,那就是饭前必须要洗手。

外交院的人手越来越多了,人多口杂,会议要保密。

“老许,你和他们说说那个昭武九姓的后人。”

“昭武九姓?”张大素讶异道:“这是很古老的一脉了,现在还有他们的后人?”

许敬宗点头,“不仅有,还是个很狡猾的人物,想杀之后快又觉可惜。”

一听要杀人,张大象劝道:“三思而后行,秋后处斩的犯人时陛下都要犹豫再三,这种事情当多多思量。”

张大素嘴里嚼着饼,“又不能杀,又这么多麻烦,就让他这般胡闹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