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七十一章 古老的一族

我岳父是李世民 张围 2386 字 3个月前

张阳瞅着墙壁,要是这面墙上挂着自己的画像……

“陛下,我总觉得不太吉利。”

“是吗?朕觉得很好,早在秦王府的时候朕就有这个想法了,现在朕要在这里挂满功臣画像,让朕铭记也让后人铭记。”

能够入凌烟阁的人不多,李世民修建凌烟阁后便有了名传后世的二十四功臣。

不过大唐之后的几任皇帝又在凌烟阁中加了不少人,也换了不少人。

不论怎么换,怎么变。

只有在天可汗立凌烟阁,最初入此阁的二十四功臣名传后世,也是功劳最重大之人。

李世民已经收起了画像,“你的画像先不挂了,你年轻资历尚浅,也无军功在身,比不得当年与朕征战天下之众人。”

“陛下英明。”张阳点头。

“你若是功绩够多,也该入凌烟阁,你看看这面墙正好可以用来挂画像,朕要将这里扩建一番……”

听着皇帝的话语,他讲述着对以后凌烟阁的布置。

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终究要列出来。

李世民还是这么做了。

张阳靠着楼台的栏杆继续听着皇帝的讲述。

好一会儿,李世民又看向太极殿,“朕明白你的用心,骊山铸铁术不能轻易交给他人。”

“骊山铸铁术?”张阳点头道:“多谢陛下赐名,以后还请陛下为我骊山铸铁术冠名。”

已经习惯了张阳这种古怪的话语,李世民双手放在栏杆上,“倭国使者的国书朕看到了,他们想要书籍,也想要派人来大唐读书,学我大唐风采,你觉得如何?”

“陛下三思呀。”

“不好吗?”

“陛下,养虎为患呀。”

李世民又是点头,“朕知道你就是那只虎,你才是养虎为患,许国公连夜给朕递交了奏章,说是让朕提防你。”

“我不喜欢这种对人不对事的行为。”

“高士廉对你确实有成见,从见到你第一面就有了这般成见,朕记得是在天台山的时候。”

“不管我怎么样,陛下刚刚说倭国的国书,此事是否有待商榷,之前他们想要求个国号,被我们外交院打回,现在还不死心,其心可诛。”

李世民冷哼道:“有你其心可诛?”

“陛下还想不想要倭国的银饼了?”

“与你谈国事很累。”

“旨意难违,陛下以为我想来吗?要不是臣现在就告退,回家哄孩子去了。”

“你站住。”李世民瓮声道:“倭国的事朕会再考虑的,朕也去一趟你家,用饭!”

当门外的太监得知陛下和张阳一起去用饭,都开始怀疑人生了。

君臣吵架之后关系更好了……

陪着皇帝回家是一件很苦恼的事情,还要担心他会不会被路边的小石子绊倒。

“你平时都是走这条小道回家?”

“对呀。”张阳点头。

“朕从来都是走朱雀大街。”

“陛下乃天可汗,当然要走大道,做大事。”

回到家中,两个小丫头正在与小熊玩藤球,小武和徐慧一人一只球,一齐扔向小熊。

小熊以一敌二每一次都能将球顶回来。

见到父皇,李玥连忙行礼,“父皇。”

藤球落地,小武和徐慧也是行礼。

做皇帝的不会见外,他熟门熟路地打开一个竹筒,倒出内部的茶叶泡上一碗茶水,悠哉喝着。

“若朕年过五十,你也正值三十有余的壮年,让你入凌烟阁的不该是朕。”

“是下一个陛下?”

“你们这辈子的人与朕这辈的人不同,不该由朕说了算,你还有大好的年华。”

张阳亲自给皇帝做了一顿饭。

家里没有酒水,吃着寡澹,酱牛肉早就吃完了,李世民也没什么胃口,兴致寥寥离开。

站在家门口等看不见陛下的背影了,这才走回院中。

李玥收拾着碗快,“陛下让夫君入凌烟阁?”

“说起过。”

“听说父皇早年前就有给秦王府十八学士立画像的念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