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61页

“第一,最近研发部门对既有联想电脑的网络化服务平台、以及系统集成包的开发搞得不错,及时地弥补了和天安电脑之间的差距,证实了自主化的研发实力。”

“……所以,圆庆,你那边要立刻开展对笔记本电脑产品的评估,明确自主笔记本电脑的研发周期和风险,为后续决策提供参考。”

杨园庆点点头,顺带着把内容记了下来。

柳传志回头看向何志强,“志强,你继续跟进ib c业务的接洽。同时打听其他外企c业务的动向,寻找在笔记本电脑上进行技术合作的可能机会……”

时间转眼进入到了2002年的元旦。

这段时间以来,不管是天安公司,还是联想公司,针对ib的c业务,全都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。

在ib方面看来,联想公司作为华夏上市公司,其底蕴和实力明显比天安公司强上不少。所以本能地,ib很倾向于联想公司,而并不看好天安公司。

相应地,对于天安公司抛出的橄榄枝,表现得并不积极。

天安公司,总经理办公室。

安蓉这段时间压力很大。

经过天启投资项目小组的专业评估,ib的c业务估值高达8亿美金,这其中尚且不包含5亿美金的负债。

这般加起来,总体收购规模,竟然高达百亿人民币。

目前天安公司的估值还没有达到这个级别,以至于让这次收购,颇有些蚂蚁吃大象的不自量力感。

这不禁让她对本次收购的合理性产生了怀疑。

但是回过头来,相比于不久前刚刚确定的,惠普对康柏高达250亿美金的并购案来说,这数十亿美金的业务收购,又算不得什么了。

安蓉觉着有些矛盾,但是又不愿意放弃这么大好的机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