也幸亏罗兰没有直接从伦敦带“鸡”下乡,而是在亨斯福德找好了可以代养的农户之后,才将信件送回了“食材行”,让“食材行”的人送十只“三黄鸡”过来。

五天之后,“三黄鸡”送到——这些全是刚刚长大、可供食用的鲜嫩肉鸡;种鸡都还留在朗博恩那里。

这些三黄鸡由农户帮忙照料,不用罗兰费神,她只需要找到一个切入点,把这种良种鸡宣传出去就行。

为此,罗兰专门去了一趟亨斯福德的周末集市。

肯特郡靠海,拥有多佛等几座重要港口,因此亨斯福德的集市上,舶来的商品也远比梅里顿的要多。

罗兰在这集市上竟然找到了大米——是质量相当不错的丝苗米,闻起来清香扑鼻。

她开心之下,把这些米全都买了下来,请人先送到教士小屋去。她自己则把出售这种大米的进出口公司名址都记下来,以便日后再次购买。

回到教士小屋,玛丽亚正望着朋友送来的这种“食材”发呆。

“莉迪亚,这是大米吧?我见是见过一两次,可是却从来没自己做过。”

柯林斯夫妇没有自己的厨娘和佣人,玛丽亚早已跟着卢卡斯太太学了一手烹饪——却完全不知道如何烹调丝苗米。

“这个简单……朗博恩的福登太太给我看过一张食谱,是说怎么样用鸡汤来做饭的,我们明天来试一试。”

玛丽亚一听就放心了:“福登太太呀,她的食谱一定很棒!”

罗兰不禁笑了:朗博恩的厨娘名声在外,就是有这点好处,任谁都不会怀疑。

第二天,玛丽亚与罗兰就请邻人农户帮忙,宰杀了一只三黄鸡,并且借了一口大锅,带回教士小屋的厨房。

玛丽亚给灶台生了火,罗兰就把整只三黄鸡投入锅内炖煮,鸡肉煮到恰到好处便即捞出冲凉。余下的鸡汤反复过滤澄清——这次却不是用来喝的,而是用来煮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