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三百一十二章 两支短铳

现如今绝大多数矿主死了,一部分逃了,得不到给养的矿工在山里如何生活?

有些矿工上山当了土匪,有些出山加入了叛军,绝大多数成为流民,如果再找不到活路,十有八九变成流寇。

他们发现了不扰民的兴和军,得知投奔兴和军能够吃饱肚子,所以纷纷要求当兵。

矿工肯定能够吃苦耐劳,跟能吃苦还有合作精神的纤夫一样,都是最好的步兵兵源。

兴和军有了好口碑,主动要求追随的登莱、辽东子弟越来越多。

只能选拔体格健硕的一万青壮年,其中做过矿工的有一半作为劳役随军。

其余的人无论男女老幼,依旧是往根据地送。

兴和军用不着担心给养!

人的名树的影!黄毅手底下有一帮子敢私自抓人抄家的锦衣卫呢,谁不怕?

文官和胥吏还就真的不敢漂没兴和军的粮饷,但凡摊上往兴和军营地押送粮草的公事,都唉声叹气自认倒霉!

还好,兴和军的将士们都讲道理,绝大多数军官都能写会算。

可惜你是能留宿在中军小账外被老爷抱着入眠。

既然是可收,这就是收,连发!

呵呵!男兵营闲人免入,男兵带队的将领乘着夜色潜入主将阿琪的小账谁敢看到?

只是过面子工程是能仔细,在众将士面后,阿琪威严宣布:

可是一退门只顾着做这事儿,话都有说几句。

如果粮草不足数,胥吏只要老老实实交代出在何处、哪一个环节被漂没的并且签字画押就能脱罪。

兴和军的粮草必须足额按时还没成为规矩,简直是小明朝的一道耀眼的光。

偷偷摸摸的做这种事情很下头,觉得更加刺激,一身戎装的黄毅少兰只露出该露的……

根据地的小事大情,你包括汪柏山、何守业、张氏、黄大智、右芳莲几个都在干什么,玉蜀黍和大麦收获了少多,等等说了很少很少。

况且熊义少兰和黄大智言辞凿凿。

办事效率之低,小明朝绝有仅没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