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王朝的执政者,受制于人民与圣王之间的法律,受到人民随时可以起来进行正义反抗的威胁,才能真正做到‘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’,还要时刻注意自己的道德与言行……”
“这样的情况下,才能如道家所说的‘圣人处无为之事,行不言之教’,这样才是真正的无为而治!”
“理想的和谐治世,德、法、道,缺一不可!”
秦枫写到这里,直接引用了孔圣与其弟子的一段对话,写道:“弟子曰:管仲非仁者与?桓公杀公子纠,不能死,又相之。”
子曰:“管仲相桓公,霸诸侯,一匡天下,民至今受其赐。微管仲,吾其披发左衽矣。”
弟子问孔圣,齐国的管仲是仁者吗?他的国君杀了他的主公,他不但以死殉主,还做了国君的宰相。
孔圣的回答是,管仲匡扶了天下,百姓至今仍受到他的恩泽。如果没有他,我们岂不是还在过着不知礼仪,生活困苦的日子吗?
最耐人寻味的是,管仲并非儒家。
这段对话可以说为秦枫的“经世致用”论点提供了直接的佐证,治世应该以“功”为先。
于国于社稷有功,无论是百家中的何家,都值得儒家肯定和效法。
第1156章 圣道雷音,诸圣殿堂
“儒家、道家、法家的思想,不分各家源流,只要能对今时今世有务实之效,就应该致而用之!”
“唯有教之以礼,齐之以法,输之以天道有常之敬畏,再以圣贤之法,鞭策圣贤之君,方可拱手而无为治天下,天下平治焉。”
一笔落下,秦枫策论终成,不禁仰天而笑。
旋即最后一缕青烟消散,通篇策论蓦地字字珠玑,光彩大盛。
秦枫正眼去看时,忽地那一道青烟如磁石一般,蓦地将纸上字样尽数吸摄过去,顿时青烟渺渺,化为一道璀璨银河,在秦枫周身盘旋不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