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45页

不共戴天这个词,就是从老夫子这句话出来的!

又有弟子问,如果有人跟你有杀死兄弟之仇,你怎么报呢?

孔子回答:“可以出来做官,但绝对不跟他在一处做官。如果国君让我们不要争斗,我遇到他可以不跟他相斗……”

言外之意,如果国君不禁制,我跟他见了面,还是会复仇的!

最后弟子又问,如果有人跟你有堂兄弟,或者情同手足好朋友的仇,你怎么报呢?

孔子的回答是:“我不做复仇的首领,如果主人有能力复仇,我就拿着武器跟在后面……”

弦外之音,则是如果主人无有能力复仇,我便责无旁贷了!

秦枫在脑海之中回忆着这些篇章,细细总结下来,连自己微微吃惊。

先秦儒家的原教旨里,满满地写着复仇的血性!

但是秦枫也发现了同样都是复仇,儒家与“以牙还牙”、“以眼还眼”的复仇,却有着根本的区别……

就是复仇以义为先!

“孔圣的孙子,子思在《礼记·表记》中将‘报’与仁义密切相联,当是‘以直报怨’原则的拓展……”

“他在文中说,仁者,天下之表;义者,天下之制也;报者,天下之利也。”

“报,并不是报答的意思,既可以是报答善意,也就是所谓的德以报德……”

“也可以是报仇的意思,也就是直以报怨!”

“因为‘报’,才可以有效地济善止恶,才利于教化推行……”

“以德报德,则人有所劝;以怨报怨,则人有所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