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殖这东西短了两三年,多了可能四五年才会有收入,虽然知道短时间之内想要立刻把整个州都带动起来也不容易,但交州不就做到了吗?他或许没有经略使的本事,但是他可以取取经,只要对方指点一二,说不定就能少走许多弯路。

骆时行说道:“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点,建港口,广州为什么商业发达不就是占了天时地利,有一个大港口吗?实不相瞒,交州之前也只是因为种地收成起来了,所以税收才高了一点,但真正有大笔收入进项还是在港口建立起来之后。”

容州刺史有些纠结:“这……我等也知道,但是……建港口可不是个小数目。”

港口需要投资很多,在投入之前是亏是赚谁都说不准,当然最主要的是港口建设周期很长,以现在的基建速度,可能比他们的任期还要长。

到时候港口眼看快要建成了,结果他们任期到了,大概率要退休或者平调到别的地方去养老,好处都让后来人得了,这谁受得了啊。

如果还是以前一样,老子是一州刺史,儿子也会继承,那也就算了,勉强可以算是家族产业,但是岭南这两年乱的不行,随着交州刺史在这里站稳脚跟之后,朝廷就开始往这边安插人手,未必是刺史,但也是很重要的职位。

如今交州刺史又兼任经略使,安插人手更容易了一些,想想就知道不可能再让刺史一位继续搞世袭制。

所以让他们大批投入之后让后来者得好处他们当然是不愿意的,尤其是前期投资的时候,各州财政可能并不好看,甚至可能比之前还差,说不定还要面对朝廷的问责。

刺史们虽然想让下辖的百姓也过上好日子,但也不愿意委屈自己啊。

骆时行之前就想到他们会有这样的顾虑,便说道:“这个沿海经济发展带的计划我会上报朝廷,尽量说服朝廷那边给一些优惠政策,具体什么样还要看朝廷的意思,至于港口建设……交州港在一年之内就投入了使用,实际上刚开始交州港也不是这么大的,是后来一点点扩建成如今这样,而现在交州港的建设还在继续。”

一直很沉默的桂州刺史明白得比较早,直接开口说道:“所以……是只要能够停靠船只就投入使用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