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65页

实验室里的事,多神奇的都有,牛顿还言自己的三定律是苹果砸的呢。

杨锐也确实是做实验做累了,揉着脖子,穿过人群,就直奔小灶而去。

几块新鲜的牛排撒了盐,就静静的摆在解冻板上,安心的等待着。

陪牛排一起等的是余大厨的二徒弟。

自从杨锐得了诺奖以后,余大厨也默默的将杨锐给升了级,以前这种加班时间,还值班的通常都是他的徒孙辈了,而今都是徒弟们执勤来着。

不过,从杨锐的角度来看,二徒弟还是二徒孙做的牛排区别都不大。牛排吃的是牛肉的味道,又不是厨师。

当然,大厨总是有办法体现出自己的价值。

二徒弟看到杨锐过来了,首先给牛排淋上油,紧接着,就开始调酱汁,并准备蔬菜。

煎牛排是很容易的,正常人在家吃牛排,也就是吃牛排的本味,而厨师们操作起来,各种程序就可以很复杂了。

等杨锐落座的时候,二徒弟已经准备好了一款普通的蘑菇酱,以及一款麻烦的牛骨烧汁。

“今天又忙这么晚。”二徒弟见面打着招呼,在敞开式的厨房里面忙活着,顺手给杨锐倒了一杯红酒,道:“咱们烟台出产的,老师傅在法国学的技术,回国自己酿的,数量不多,味道还行,试试看?”

“我也不懂红酒,牛嚼牡丹。”杨锐说归说,还是端起红酒杯喝了起来,焦虑的心情,不其然间也得到了缓解。

二徒弟知道杨锐的习惯,并不谈工作,而是笑眯眯的说起牛排酱,道:“你一会可要尝尝我做的牛骨烧汁,和别人的做法不一样。”

“哦?怎么个不一样法?”

“传统的牛骨烧汁,是用烤过的牛骨加小牛肉汤煮出来的。咱们不是喜欢吃味重一点的吗?我就不用小牛肉汤了,用大牛骨,参考咱们传统烧高汤的法子。”二徒弟简略说了两句,又道:“你别说,老外做菜,也有麻烦的,尤其是这个法餐,还真不好学。”

“法餐也是宫廷菜变化的嘛,肯定麻烦。”

“可不是,像这个牛骨,你知道怎么烤的?”二徒弟对此是很得意的,自问自答的道:“牛骨20分钟翻面一次,烤5个小时,再入汤,用小火熬72个小时,比咱们烧高汤一点都不差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