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00页

拿诺奖,总得有一个基础的身份地位,是否大学毕业倒无所谓,但是,颁给在校学生,想必诺奖委员会一定是顾虑重重的。

北大的在校学生竟然能得诺奖,这样的新闻,或许足够奇特,但一定不是诺奖委员会所希望看到的。

他们一直是希望创造一个成熟稳重的颁奖委员会的形象的,并不愿意追逐奇闻。

另一方面,北大对于这样的荣誉也没有兴趣。

相比之下,他们更愿意看到的是本校教师获得诺奖——当然,前提是杨锐能获得诺奖。

对于大家来说,这已经是非常几率性的事了。

另一方面,杨锐再不毕业,学校连课程都不好安排了。

大一大二还有些数学、英语等方面的课程,可以说是给杨锐填一填基础,到了大四,全部都是专业课了,请谁来教杨锐?

杨锐s都发的手软了,谁也不敢说自己有这么大的脸,能教他专业课了。

蔡教授早就有此想法了,此刻道:“提前毕业也不是没有先例的,我们举手表决一下。”

于是一堆手伸了出来。

蔡教授点点头,道:“行,杨锐提前毕业的申请就算是通过了,童处长,朱处长,就把杨锐放到上一届学生里分配?”

“可以。”朱处长和颜悦色的道:“杨锐,你对毕业分配的单位有什么想法?愿不愿意留校?”

留校是不逊于去政府部门的好差事,尤其是专精于研究的学生,更是喜欢留校。

杨锐亦有考量,早就应诺了蔡教授,此时毫不犹豫的道:“如果能留下的话就最好了。”

理论上,杨锐其实早就有自建研究所的能力了,就像是他的遗传工程实验室一样,单独的研究所有单独的财务和人事权,比在学校里更自由一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