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56页

这个答案称得上是谦逊了,听得懂英文的警察都是默默点头,态度也变的好了些。

如果杨锐大包大揽的说要代替警察们的工作,他们自然是不会高兴的。

“杨锐先生,有人说马尔勒案是两个凶手完成的,你对这一点怎么看?”有记者一副搏版面的模样,带着都市奇谈来问问题。

杨锐淡然道:“我们只是工具,我们的cr仪会尽可能的给出尽量多的讯息,至于从这些信息中,如何解读出答案,那是警察们的工作。”

杨锐今天的思路很清晰,他就是来推广cr仪的,并不是想和警察打擂台。

事实上,他的想法正好与之相反,他希望有更多的警察和警察局使用cr,也就是使用dna鉴定技术,另一方面,杨锐也不想cr被社会认为是单纯的刑侦技术,那就太侮辱cr的价值了,就好像说x光是单纯的医用设备一样无稽。

“杨锐先生,你对于今天的测试结果,有多少信心?”记者们发现不能从杨锐这里挖掘出猛料来,才恋恋不舍的回到正题。

杨锐道:“我有百分百的信心。”

“为什么?”记者总算抓住一个话题了,连忙追问。

杨锐耸耸肩,道:“用dna做比较,准确性是非常高的,通过cr仪的扩增,测试失败的几率非常小。”

停下来,杨锐觉得说的不尽清楚,又道:“我这样来描述一下,可能更容易理解。如果警察用dna来判断凶手,全世界60亿人里面,都不会出现两个人的dna相同,不仅如此,从几率来判断,人类最近几千年的历史中,诞生的所有人类的dna,都不会全然相同的,所以,以这样的准确性来做判断依据,我有百分百的信心。”

“不会出现人为操作的失误吗?”有专业的记者一针见血的道:“人为操作的失误,如何避免?”

杨锐笑笑,看向记者,道:“我是科学家,在科学的范畴内,尽可能的达成目标,你的要求,也许可以请上帝去裁决。”

众人发出轻轻的笑容。

那记者只当没听到,且道:“您的意思,就是还会出现人为失误了?”

若是以正常的问答形式,杨锐此时或许的应该回答一个“当然”,再细做解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