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73页

“您刚才说的,是计划投入600万美元,合作做出50的粗略构象的意思,是吗?”

“没错。”

“这样做出来的成果,算是我们离子通道实验室单独的,还是我们离子通道实验室和您的松岛实验室合作的?”

“当然是合作的。”

杨锐撇撇嘴,刚才松岛恒要是敢说单独的,他立刻就把600万吞下来。

不过,套话问到这里,杨锐也是计划收尾了,他放缓了语速和间断,让翻译能方便一些,道:“您看我这么理解对不对,如果您投入600万美元,我们关于g蛋白偶联受体蛋白的项目,就变成两国合作了?”

“中日合资。”松岛恒这个词是用中文说出来的,他在过来之前,是请教过专人的,知道这个词对政治人物的诱惑。

领导们果然也很是意动,有几个人当场就小声的咬起了耳朵。

杨锐笑一笑,道:“那我们如果拿了您的600万美元,以后在这个项目上,做出诺贝尔奖的成果,也是中日合资的奖了,是吗?”

……

第1236章 太晚了

诺奖的知名度还是很高的,尤其是最近几年的宣传之后,就更加有气势了。

松岛恒特意注意了一下周围中国人的表情,慎重的回答道:“杨锐先生,据我所知,离子通道实验室初期的经费已经耗费的差不多了。在我看来,只有得到我们的投资,贵实验室才有可能完成g蛋白偶联受体的构象实验,而且,若是以完整的构象为目标的话,别说600万美元,就是2000万美元也不一定能完成,所以,您的这个假设,是建立在自己并不能获得的成果上的。”

“我们前期的600万美元的确耗费的差不多了。”杨锐停顿了一下,道:“您刚才说,再投入600万美元,与我们合作做到50的粗略构象?”

松岛恒立刻确认道:“没错,我是这样期望的。”

就粗略构象来说,这东西还真的是不粗略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