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72页

松岛恒通过翻译,费力的听着,过了一会,两手虚按,笑道:“我知道离子通道实验室的首批经费是600万美元,这没有问题,我们的首期经费,也可以给到这么多。不仅如此,我们东大和松岛实验室,也愿意全力加入进来,帮助杨锐先生尽快完成项目。”

稍停,松岛恒又道:“杨锐先生,有三井财团,有东大,有我们松岛实验室的全力支持,我相信,最多一年时间,我们就能做出相当的成果,在世界级的科研竞赛中,获得领先位置。”

“相当的成果是指?”杨锐还是问了一句。

松岛恒面容一整,严肃的道:“我能在此保证的,至少能够对g蛋白偶联受体的构象,有一个深入的了解,做一个量化的话,我希望能做出一个粗略的构象图,其中50左右的限制条件,是确认的!”

……

第1235章 中二

杨锐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当中。

松岛恒望着杨锐自信满满,甚至已有“天下英雄尽入吾毂中”的畅想。

他今天所的话,可是在来之前,就斟酌良久的。

给出600万美元的首期经费,是他斟酌过的——虽然三井财团给予的总金额很高,在必要的时候,甚至可能超出两千万美元,但这笔钱既不是一次性给付的,也不能一次性花出去。

松岛恒就以杨锐自己的首期为对标,给出600万美元的数字,既不会显的少,自己又留下了很大的空间。

至于50的粗略构象,也是松岛恒给出的诱惑条件。他很熟悉学者,尤其是做出了成绩的学者,有能忍受经费和金钱诱惑的,有能忍受学术诱惑的,但能同时忍受金钱和学术诱惑的,几乎一个都没有。

人活着总得有个目标,像是爱因斯坦,他的目标就是做学术,以至于连总统职位都可以推掉,但爱迪生就不行,爱迪生是能为了金钱而放弃学术和技术的,但要说爱迪生不是学者,那就太过分了。

松岛恒不熟悉杨锐,不知道他究竟喜欢什么,但不管是哪种,他都能满足。

更进一步的说,钱不够,他能补多一些,学术期望不足,他也能把粗略构象的比例提高,总之,杨锐需要什么,他就敢提供什么。

杨锐却只能以深沉,来伪装笑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