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53页

甚至于,耗费几十年的时间,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,也属于极正常的行为。

杨锐说到此处,又顿了一下,道:“其实,说g蛋白偶联受体的三维结构难做,难道跨膜构象就好做了吗?有人能保证在几个月,半年,或者一年时间里,做出跨膜构象吗?”

众人都低着头,悄无声息。

谁敢做这个保证啊,价值半个诺奖的成果,要是谁能保证半年就做出来,那智力是一定有问题的——太强的可能性存在,更可能的是太傻。

“所以啊,咱们今天先休息一下,以后也是如此,每个月至少休息两三天吧。保证一个可持续性的研究状态,好不好?”杨锐哄孩子似的问了一声。

几名研究员互相看看,总算是点了头。

杨锐暗松了一口气,心想政工真难。

转身要锁门了,就听满海又被推了出来,问道:“杨主任,您前几天不是说,构象快要做出来了吗?还说有完善的方案了……”

“我是有比较完善的理论了,但得你们的实验支持啊。”杨锐呵呵的笑了两声,赶鸡似的,将人都丢了出去,再道:“都回去洗洗澡什么的,一个个都要臭掉了,恩,明天可以晚点来实验室的,都松松弦,实验是做不完的……”

杨锐拿出自己当年做补习老师的架势,将研究员们一个个的送了出门。

在离开大门的一瞬间,杨锐整个人都松弛了下来,抬头望天,都觉得天色更蓝了。

“回去睡觉了。”杨锐拍拍谷强的肩膀,浑身散发着我要做个大梦的气息。

第1219章 分类

杨锐对实验室的进展其实是有些失望的。

或者,用更加现实的说法是,杨锐对于实验室里没有再次诞生奇迹,感到失望。

一个月的时间里,在每天几百例的实验状态下,原本是有机会完成构象所需的拼图的。归根结底,他也不过是再需要四五个限制条件就够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