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51页

要测7个螺旋与底物分子的接触,自然就要拿底物分子和g蛋白偶联受体来测试,底物分子成百上千,测试自然更是茫茫上万。

满海教授只觉得眼前一黑,喃喃道:“怪不得你要他们做了这么多的牛视紫红质蛋白。”

“现在还是我们的优势期嘛,大家加把油,等到项目全结束了,人人都能出国了。”虽然有朱院士出面做工作,出国行被否决,还是很伤士气的一件事,杨锐也只能趁机画饼了。

满海同样是趁机表忠心,道:“只要能做出来就行,出不出国都无所谓。”

“做出来成果,是现在的重点。”杨锐迅速的将话题给拉了过来,道:“我现在已经初步有一些g蛋白偶联受体的构象方面的想法了,我希望大家能够做好自己手头的工作,为完成项目做出贡献……”

杨锐并没有将自己的梦游流构图整体拿出来,不过,他还是做了几张简易的局部图,分别递给几名研究员。

一群人默不出声的研究了起来,有看不懂的,茫然的瞪着眼睛,也有看得懂的,茫茫然的开始寻找旧资料做比较。

杨锐都不去管,反而有点喝酒后的微醺感。

第1217章 笨鸟先飞

已知某些限制条件而画图,这是从初中就开始做的训练。

当然,是中国的初中。

按照国内的教学模式,初中的几何题,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画图了,不管是什么题目,学生只要按照题目要求能画出图来,题目就能解出大半来。

g蛋白偶联受体的跨膜构象,其实也是一样的情况,只不过更复杂了一些,或者说,是复杂了许多。

成百上千种的限制条件,都是生物学的研究员们多年积累而来的。在g蛋白偶联受体领域,成规模成规划的完成某一阶段的项目,是只有顶级实验室才能做的事,但在顶级实验室以外,总有一些中小型的实验室在想方设法的讨生活,他们不能完成大项目,就做一些小的项目,完成一些小的测试。

例如说,某个实验室就可以检测某种酶和某种g蛋白偶联受体的关系,他们甚至都不用彻底的讨论两者间的关系,做出点什么就算什么。

但是,如果他们做的成果是正确的,这就是需要考虑的限制条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