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46页

实验室的研究员们,也有人尝试杨锐似的读文献方式,能重复的一个都没有。

毕竟,杨锐实际上并不是真的在阅读他手上的文献……

不管怎么说,离子通道实验室的研究员们,现在已经习惯了每天看到杨锐坐着看文献的身影了。做实验室的最怕的不是辛苦,不是加班,而是实验的方向错误了。

当然,做实验的方向错误了,其实也属于正常,谁家没有走错路的时候啊,更别说是在陌生的城市,没有指南针,没有地图没有导航了。

可要是每每都走错路,那就要命了。

杨锐的存在,却让实验室里的研究员们,能够狂奔猪突的关键,他也不是每次都能指出正确的道路,但只要偶尔能指对一次,研究员们就感恩戴德了。

做科研就像是在沙漠中迷路了,坚毅坚强和哪里都是需要的,方向感则更加重要。

白玲也呆呆的望了一会杨锐,却没有立即找上前去,而是找了个不易察觉的角落坐了下来,拿出一本书来,慢悠悠的读了起来。

没多长时间,蔡教授带着一众人,来到了离子通道实验室。

十几名正教授和数量相当的副教授,瞬间就将大实验室给塞满了,白玲不易察觉的向角落里让了让,好奇的看着众人。

“杨锐,看你的了。”蔡教授熟络的打了个招呼,并没有所谓的领导参观的架势。

前几天,刘院长来到离子通道实验室,是给谷强做了工作,但是,为了完成对谷强的部分承诺,就得生物系的学术委员会承认谷强的研究。

不过,谷强的研究又不能如此公之于大众。

有鉴于此,杨锐也是和蔡教授等人沟通数次,却将展现的部分,给靠后了。

“我们现在是尝试着做g蛋白偶联跨膜区域的构想,目前需要大量的g蛋白偶联受体,我们选择的研究对象,是牛视紫红质蛋白,好在瓶颈突破,已经能够大量供应了……”杨锐说着生僻的字眼,就领着众人往前走。

他用不着展现谷强是如何处理牛视紫红质蛋白的,他只需要让大家看到,我们有多少牛视紫红质蛋白就行了。

一排整齐的冰箱,很快展现在了一群学者的面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