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37页

那是兴奋的颤抖。

看起来,现在就到了要决定的时候了。

满海心想,自己的科研人生,将就此改变吗?

“蔡教授。”沙哑的嗓音,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:“我觉得,单纯给杨锐,恩,离子通道实验室补充辅助研究人员的效果不会好。我们毕竟是学校,需要兼顾教学任务,恩,我毛遂自荐一下,我愿意加入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,如果学校和杨锐同意的话,我愿意将我的生化实验室并入离子通道实验室。”

说话的是北大生物化学实验室的教授陶学林,他和满海的年龄相当,都是60年代毕业的北大留校生,属于国内培养出来的最好的一批人了。

比起蔡教授或者安教授之流的高端教授,陶学林的资历浅一些,成绩差许多,但是,自从教改以后,他也是第一批拿到硕士点的教授,手底下也积攒了六七名研究生了。

换言之,陶学林的条件是完全满足杨锐需求的。

满海的面容瞬间扭曲。

这是搞什么?

如今卖脸的事,都会被人截胡吗?

这是什么社会啊!

……

第1206章 稳定性

陶学林并不是g蛋白偶联受体的超级粉丝——不用怀疑,地球上是有人会为了某个科学领域而疯狂的。就像是有人迷恋超级计算机迷恋的疯狂,有人痴迷黑洞痴迷的疯狂,有人耽溺微生物耽溺的疯狂一样。在g蛋白偶联受体的王旗之下,天生就是有跪拜者的。

但是,陶学林并不是见到王旗就走不动路的那种男人,他看见粉红色的发廊也硬的起来。

陶学林愿意放弃自己的实验室,放弃努力得来的“老板”身份,而加入杨锐麾下,看中的更多是cr的潜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