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58页

换言之,就是客户有了需求,而上游工厂或者作坊无法达成的时候,客户干脆自己出钱,帮助工厂或者作坊升级机器,并继续从工厂拿货。

对中国人来说,这是一种比较奇特的行为。

这就好像是一家出售五金件的超市,觉得某厂的水龙头的公差太大,他的做法不是寻找另一个水龙头生产商,而是拿钱出来给水龙头工厂买机器,并且继续从他们那里购买水龙头。

这种模式是一种很日本的模式,需要双方有强烈的互信。

而在1986年的河东省,杨锐对于国企,还真是有着相当的信任的。

一方面,他姥爷一家都在国企内,虽然没有多大的实权,但有个风吹草动的,他都能收到消息,再者,他通过段家,也对河东省内的国企,有一个大致的了解,知道谁可资信任,知道谁不可信任,知道谁能有限信任。

另一方面,现在的国企还是无限责任制。不像是后世遍布全国的有限责任公司,经营不善动辄倒闭,机器查封银行清空。现在的国企是做不到这一点的,冶金厅下属企业由冶金厅兜底,冶金部下属企业由冶金部兜底,理论上是没有倒闭清账的说法的。

当然,真遇到倒霉的情况,要不回钱也是可能的,但是,垫付机器的做法,原本就不是什么稳妥的经营手段,它的目的,只是为了保证自己公司的经营持续性而已。

一条铝箔生产线价值上百万美元,但相对于华锐制药厂的总投资,根本是不值一提。

何况,杨锐购买的同样是二手生产线,只是生产标准更符合本厂而已。

不过,此时根本没有人在乎生产线是二手的还是八手的。

在杨锐将写有技术参数的小册子,发给众人之后,连珠球似的提问,已经一个一个的追了过来。

“杨总,你们是想要用机器合资还是怎么的?”

“杨总,机器是用外汇买的,我们倒时候还人民币,还是还外汇?”

“杨总,您说介绍客户,是介绍国内还是国外的客户?”

声声杨总,将会议室瞬间炸上了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