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27页

转头来,杨山又道:“你可不要看不起街坊邻居,乡里乡亲的,早些年,咱们家是怎么过来的,还不是乡里乡亲,街坊邻居的帮衬?闹的最凶的几年,不是把大家组织起来,你以为光发武器能行?没有威望,你光发武器就等于投降,把自己交到了其他人手里。”

杨山对此感触颇深,说的也很是认真。

杨锐有点想反驳,还真不知道从何反驳。

要说,他还是得到了街垒战维护派的好处的,如果不是杨山同志在西寨子乡不遗余力的建立起来的威望,他哪里能从捷利康手里,获取巨大的利益?

没有捷利康提供的资金做第一桶金,杨锐又何来的后期发展?

如果像是普通的研究员那样,亦步亦趋,按部就班的做科研,杨锐现在最多就能在唐集中实验室里混出头而已,能否拥有一间自己的实验室都是未知数,像是cr这样的技术,多半是要失之交臂了。

同时,没有杨山和杨峰两代人在西寨子乡的经营,杨锐还真不敢说将华锐制药厂安到西寨子乡,或者西乡开发区去。

也是因为有杨家两代人的苦心经营,杨锐才有了如今的这个大后方,或者根据地。

而且,比起杨山和杨峰两代人的职位来说,爷爷杨山秉承的街垒派,似乎是更加的令人安心。

那些似有似无,隐隐约约的联系,将杨锐与西乡的土地,紧紧地联系到了一起,即使乡党委书记换了人,他也没有丝毫的担心。

“我怎么敢看不起乡里乡亲,我是觉得,咱们不用弄的那么复杂,像是年货之类的,回家以后再买也差不多。”杨锐稍微辩驳一下,以示清白。

杨山哼哼两声,道:“复杂是复杂,麻烦是麻烦,乡里乡亲,不就是麻麻烦烦的才联系起来的,如果清清楚楚的,一点麻烦都没有的,那还要乡里乡亲的做什么。年货是个新意,北京带回去的,不一样。”

杨锐“嗯嗯”的答应着,再牵着爷爷,坐到软席候车厅里。

比起脏乱差的普通候车厅,软席候车厅可谓是泥沙中的一股清流,牛鞭中的爱马仕,雾霭中的森林公园。

它的座位和服务倒不见得怎么好,关键是不用人挤人——虽然是大年初一了,北京的火车站里,依旧免不了接踵摩肩的时候,只是从站前广场就接踵摩肩,推迟到了候车厅才接踵摩肩。

另一桩好处是提前上车,也就是所谓绿色通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