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14页

“我觉得,咱们老杨家人,就在西寨子乡横着也挺好的。”杨锐嘿嘿的给出阳光灿烂的笑容。

老爷子思考了一下,郑重的“嗯”了一声,道:“确实,要在全国横起来,还是有难度的。咱们就在西寨子乡横好了,可惜了……”

杨山同志话没说完,只看了杨锐一眼。

杨锐小心翼翼的问:“您是指哪方面可惜?”

“你读了大学,也是怪可惜的。否则,就高中毕业进乡政府,也能继续给西寨子乡人,咱们家乡人做点好事。”这句话,杨山同志是说的真心实意的,杨锐听的是心惊胆战的。

他相信,如果自己没读大学的话,这一定是杨山同志的原计划,而且,杨山同志的原意,还真的是为了给家乡人做点好事,他本人的物质追求是很少的,不仅不会做损公肥己之事,他更是不屑与此。与之相对的,是杨山同志的精神追求是很丰富的,造福乡里什么的,毫无疑问符合他的精神追求。

“我觉得大学还是蛮好的。”杨锐也说的真心实意。

返回到学校里,杨锐在爷爷的激励下,立即投入到了热烈的学习当中去。

没有自习室,没关系,就在实验室里读书,实验室里太吵没关系,还可以回到家里再读书。

如此奋发向上的模样,让景语兰也颇为惊讶,她知道杨锐是经常做实验室到很晚的,应该也很辛苦,但是,在家里读书的场景,就比较少见了。

看着杨锐埋头做习题,一做就是四五个小时,景语兰亦是相当的受感染,特意给他买了一只6斤重的水库鱼头。

6斤重的鱼头,要用蒸馒头的大锅才炖的下,等汤全部熬成了奶白色,景语兰再去“叫醒”杨锐,道:“先来补补脑子吧,别太辛苦了。”

“这算什么辛苦。”杨锐很自然的摇头。他当年读研的时候其实也很辛苦的,只是学习不得法,外加智商不足,才失去了很多机会。

国内的大学生,很多人其实都是遇到了相同的问题。社会是不可能开辟出足量的仅仅依靠努力就能升华的岗位的,而在努力之外因素,实在不是普通人所能掌控的。

如今,杨锐好容易才得到努力就能实现理想的机会,他是一点辛苦都不怕的,再辛苦,还能辛苦过凌晨11点,给熊孩子补习英语吗?

那才是身心俱疲,生理上的疲倦和精神上的屈辱的交叉火力,许多补习老师都是死在了这一关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