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76页

杨锐却不管姜志军,自顾自的夹菜吃饭,刨的飞快。

他自己的确是有大龙票的,不止有大龙票,还有多张蓝军邮,全国山河一片红,以及更加难得的红印花。他在西堡镇时期就购买下来的邮票,如今已然升值了十倍都不止,却是完全没必要现在再收姜志军的礼物了。

如果有必要的话,他完全可以自己花钱购买邮票。相比之下,杨锐更在乎遗传工程实验室的利益。

毕竟,他的目标也就是做研究罢了。

若是仅就生活所需来说的话,他的钱早就够了,日后投资的机会更是繁多,根本用不着费心。

反而是遗传工程实验室,这样的公立实验室,要想发展起来,很是不易,尤其是初期的窘境难以度过,很容易就滑落成底端实验室了。

杨锐更愿意现在支撑遗传工程实验室起来,并在之后的863计划中,让它迅速的成长起来。

在这方面,杨锐与姜志军的利益是不一致的,他也不可能为了姜志军的利益而打拼,更不要说,这里还牵扯到了收受贿赂的问题。

杨锐自己名下,不光有烧钱的华锐实验室,还有体育馆和部分的锐文图书出版公司的股份,除此以外,cr和辅酶q10带来的利益源源不断,已经从每年400万美元,增长到了每个月轻松破百万的程度,再加上尚未兑现的去铁酮的里程碑收益,杨锐怎么算都是不缺钱的。

姜志军拿来的大龙票,对于贫穷的研究员来说,或许是真的很有诱惑力,对杨锐来说,最多也就是节省一点收集的时间罢了——杨锐不再收购邮票的原因之一,也就是浪费时间。邮市火爆以后的问题就是收购不易,不仅常常需要溢价收购,而且经常遇到卖家跳票的情况,另外,成批量的邮票所有者虽然变多了,珍品邮票的批量化反而变少了。对杨锐的吸引力自然是降低了。

由此,也更能说明姜志军带来的大龙票的吸引力之低。

杨锐根本都是懒得看完。

他本人又没有真的集邮的兴趣。

姜志军左右看看,最后一次努力道:“杨主任,那我就先把集邮册收起来,咱们以后有时间了,再交流。”

他是以为杨锐身在实验室,有所顾忌。

实际上,他们目前所处的是角落里,其他研究员又都忙着工作,厨师也远离此处,根本没有人听得到或看得到什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