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98页

不过,越大的圈子背景就越复杂,蒋同化最近十年能发起来,就是因为自己的好师弟梁策。

梁策家里世代行医,专治跌打损伤,疑难病症——当然,这个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人家祖父辈就给领导裹伤口了。

到现在,梁策中西医兼修,堪称梁家的栋梁和未来,蒋同化也跟着落了不少好。

80年代本来就重文凭,博士文凭更是稀缺,蒋同化和梁策能混到今天的一步,也等于是上了高速公路。

但高速公路也得有休息站啊,一路狂奔爽归爽了,总有后劲不足缺油瞌睡的时间。

在蒋同化看来,这个药品质量生产管理规范委员会,就是个再好不过的将养之处,在这里熬几年资历,再一飞冲天都能行。

所以,早几年传出要修药品管理法规的时候,蒋同化就开始做准备了,他进g委员会也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难,虽然称不上是水到渠成,也是符合条件的。

可他的师弟梁策同学就不行了。

梁策是典型的高干子弟,脑袋聪明,有点本事,但目标之大,永远都配得上好高骛远四个字。一模一样的普通人,这样混到二三十岁,该倒霉的也就倒霉的差不多了,可高干子弟的核心就在于自我实现和自我预言,人家好高骛远归好高骛远,目标总能实现。

实现的办法,自然就是要天时地利人和了。

什么是天时地利人和?就是天上掉馅饼,地上牛排跑,人人热情自带护膝。

最重要的是,天时地利人和要表现的自然而然,既然达成目标,又不能让主上失去兴趣失去存在感。

这就好像上床的时候想省点劲,身边的大太监要是主动跑上去推屁股,那就是找死。一名优秀的大太监,此时要么找个胸大腰细的丫头去帮忙推屁股,要么就赶紧去弄一台逍遥椅回来。

杨锐就是蒋同化选中的逍遥椅了。

只要将杨锐选下去,不仅为梁策上台找到了理由,而且充满情趣。

在随后发下来的意见表上,蒋同化用钢笔重重的划在了不同意一栏,然后在后方的空白处,写上了两个字:杨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