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31页

杨锐如今有自己的实验室,有充足的经费,有足量的久经训练的实验狗,根本是什么都不怕。

就cr一系列的技术,杨锐敢说想做什么就做什么,别人要是规规矩矩的做研究就算了,要是敢搞猫腻,他能做到想斩谁就斩谁,别说国内的第三世界水准的院士级人物了,就是来几个诺贝尔奖获得者,他也不怕。

在这个领域,他的积累已经绰绰有余,倾泻技术就是一句话的事。

这已经可以说是触到了学阀的初级形态了,至少在杨锐自己开创的cr领域,他的技术储备是学阀级的,只是其他人都不知道,所以少了最重要的威慑力。

但在精神上,杨锐是独立而完备的,一点都不为接下来的争执而忧心。

不过,杨锐的不在意落在别人眼里,实在有些呆傻。

蔡教授和伍洪波吵过,回过头来,又劝杨锐道:“你不要担心,中科院想沾一下这个项目,就让他们沾,大头还得是咱们的。”

杨锐耸耸肩:“想沾就给他们。”

杨锐心道:我让你五年,你能做出第二代吗?

显然是不可能。有能力用五年时间做出二代cr的,根本用不着抢这个项目。

再怎么说,这个项目都是基于cr的原理和专利继续的,谁做出新东西来,都免不了要支付华锐专利费,这种预期支出和研发过程中的庞大投入,只能是盈利性的公司去做,中科院这样的单位,完全缺乏动力。

当然,杨锐会这样想,是因为他深刻的理解美国人,或者说,达尔贝科想要的是什么。

想要抢项目的人,却不一定有这样的认识了。

几个人走下飞机,热情的会见之后,杨锐就被有意无意的隔绝到了起来,不等伍洪波等人明白过来,杨锐就被拥簇上了一辆老旧的红旗。

这时候,杨锐要是拼命的反抗,大约还是有用的。

但是,令人想不到的是,杨锐一点要反抗的意思都没有,甚至有些配合的钻进了车里。

司机一脚油门,就脱离了车队,蹿了出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