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24页

“这么说吧,杨锐是我见过最努力的人之一,比如这一次,从中国乘机到美国要十几个小时,经济舱的环境很难说让人有很好的休息,但是,下了飞机以后,杨锐所做的第一件事,既不是睡觉倒时差,也不是去联系律师为上庭做准备,他首先做的,是打电话回国,了解实验室的工作情况,随时调整实验室的任务,保证实验不间断。我做了这么多年的院士,见过很多的青年才俊,但努力认真到杨锐这个程度的,并不多。”伍洪波一句假话都不用说,只是换一点说话的技巧,就令人惊叹不已。

本杰明道:“的确是很努力,这是你亲眼所见?”

“没错,我看到杨锐用了好几个小时的时间,处理实验室的问题,打电话和收发传真。”

“还有吗?”

“另外,我觉得从杨锐做的录像中,也能看出他的认真和努力。”伍洪波道:“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录像的时间,杨锐做cr实验的时候,全程录像,但你们要是注意时间的话,会发现,他每天录像的时间,几乎都是超过12个小时的,也就是说,杨锐每天在实验室里工作的时间,最少有12个小时。”

“法官阁下,我请求再次播放录像。”本杰明趁势请求再次播放录像。

肯尼斯反对无效,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录像再次被放出来快进。

带着时间戳的录像,果然每天都要持续12个小时以上,长的时间,甚至有到18个小时的。

而在这个过程中,能够看到杨锐辛苦实验的身影。

为了锁定cr,杨锐当日也是非常辛苦的。

仅仅从录像中,还不能完全的理解其中的脑力活动,但是,仅仅是体力的部分,就令人咋舌不已。

而在这个特殊的场景和时间背景下,录像落在众人眼里,却又是别一番滋味。

“我一直相信一句话。”伍洪波完全是以劳模表彰的模式,夸耀着杨锐,他的演说式的说辞,也吸引了大家的目光。

本杰明对现场效果满意极了,看了眼法官,问:“你相信哪句话?”

“实际上是杨锐说的,我在这里复述并转送给杨锐:我们要相信,这个世界上,有的人比你天才,还比你努力!”伍洪波用英语说的,却是翻译的极有味道。

记者们皆是眼前一亮,不约而同的将这句话给抄了下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