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04页

稍停,杨锐又道:“如果选择a类里程碑且通过,理论上,你们可以直接转售去铁酮给其他公司,我想,4000万或者5000万美元,都会有人抢着要吧。如果通过的活性物质多的话,卖到翻倍也有可能,对不对?这意味着你们拿100万美元出来,就能抽一次2000万美元,或者4000万美元的大奖了。”

临床一期的成本是四期临床中最便宜的,因为只需要几十个人参加,做安全性测试即可,大约100万美元就能做完。

尽管如此,能够通过临床一期的药物依旧寥寥无几,并价值不菲。

有的是公司,愿意购买这样的药物,以减少前期的风险。

青木内夫不搭腔了。

正如杨锐所言,a类里程碑虽然贵,但杨锐拿到2000万的同时,也意味着购买去铁酮的公司将赚到至少2000万美元。

反而是杨锐拿不到钱的情况,是最大亏损产生的时间,购买去铁酮的公司将为此承担100万美元的风险。

对赌协议最能降低成本,而且,他们最终可以将对赌的风险卖给其他金融公司或者保险机构,所以,只要对赌的价格不要太高,大型制药公司总是有盈利空间的。

整体购买就不同了,其风险是要公司自己承担的,除非极便宜的价格,否则根本不可行。

“可以将活性物质的增加分成四种以上,以及四种以下。”在场的两名德国人都比较年轻,英语有一点口音,说的较慢,道:“我建议。b类里程碑也可以再分两种,大家自由选择。ba类按照杨锐先生说的,每多一种活性物质通过,多支付一定数额的里程碑给华锐实验室,bb类,我想赌通过的活性物质超过两种,少于四种。”

四种活性物质是比较适合临床试验的数量,既能够增加临床试验的通过率,又不至于显著的增加临床试验的费用。

当然,活性物质永远是最多最好,这里只是性价比和几率的问题。

几个人都点头同意。

杨锐从善如流的总结道:“那就有这样两类,ba类,每多一种活性物质,增加500万美元,如果七种全通过,多支付3000万美元。bb类,有两种活性物质通过,400万美元里程碑,三种活性物质通过,800万美元里程碑,四种活性物质通过,1200万美元里程碑,五种通过增加里程碑金额为2200万,六种通过3200万,七种全通过,4200万美元。”

最后一个数字听的几人都是暗暗咋舌,但没有人再反对。七种活性物质参加临床一期,能通过四种就算是比较好的了,但是有两种或者三种通过并不出奇,如此一来,在通过最大的区间上,赌b类的话,两种通过会少100万美元的费用,三种通过会少200万美元,四种也能省下300万美元。当然,五种通过将增加200万美元的开支,六种通过增加700万美元,七种通过增加1200万美元,这虽然不是一个平衡的阶梯式增长,但里程碑本来就是有奖励性质的,如果七种全通过,只能说明华锐实验室做的去铁酮厉害,值得人家多赚钱。

更重要的是,如果七种活性物质通过,意味着出钱的公司也要多赚钱,最简单的转手一卖,也得有起码四五千万美元的利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