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28页

在他看来,苏帆的这篇论文发表在sci级的期刊上没问题,但要发表想去jc就很难了。

不过,苏帆之前的论文的水准都不错,一些论文甚至有sci的水准,但都发表在了中文期刊上。

苏帆显然也知道自己的文章和jc有差距,他迟疑片刻,道:“您看,我怎么样能有发表jc的机会。”

“那恐怕还需要比较大的修改,会很麻烦的。”

“我不怕累,您尽管说。”

“不怕累?”杨锐的眼神亮了一下,问:“让你一周工作110个小时,你怕不怕?”

第735章 侵蚀

“一周110个小时?”苏帆算了一下,道:“一周工作六天,一天要工作十八个小时了?”

“一周110个小时,怎么可能还是一周工作六天,肯定是七天无休,每天雷打不动的十五六个小时。”杨锐嘴角露出笑容,道:“我的实验室最近正在招人,要一些能打能拼的领头人,你有没有兴趣?”

苏帆听的出来,能打能拼是关键,不由露出一丝苦笑,问:“您的意思是说,如果我加入您的实验室,你就会帮我修改文章?”

“你这篇文章能不能上jc,我不能保证,因为修改以后是什么情况,我不确定。但是……”杨锐稍作停顿,在苏帆期待而迷茫的眼神下,笑道:“如果是在我的实验室里,发一篇两篇的jc,还是能做到的。”

若是sci级的期刊,杨锐现在基本能保证批量生产了,这就好像是30年后的中国科研界,有点名气的教授对影响因子在10以下的sci级文章,都是用“生产”来形容了,一个大一点的实验室,发表多少篇普通的sci级文章,差不多就取决于教授愿意投入多少资源。那些水平不错的研究生不用说,有些人读研期间就能发表高端论文了,就是水平很糟糕的,令教授痛彻心扉说“我看错了”的研究生,到了毕业的时候,一定要发表sci级的论文,教授稍微倾斜一点资源,终究也是能毕业的。

但是,jc的要求就比较高了。在不以影响因子论胜负的完美世界,jc也属于高端期刊了。

苏帆是很想拿一篇jc的。

就中国目前的情况,有一篇jc的教师,就评职称来说,基本不会遇到什么障碍了。

换言之,在目前的中国,做一篇jc,就差不多攀到了官方的学术顶端了,之后再发表好文章,那都属于个人志趣追求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