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98页

“我相信……”

“校长!”分管财务的副校长已是摇滚范了。

“我有个建议。”各种纠结中,许久不见的庞校长站了出来,向杨锐友好的一笑,说:“把现有的胚胎细胞实验室合并过来如何?他们的条件不错,加入离子通道实验室以后,独立成组,学校只要添加部分经费,就能满足杨锐的要求了。”

庞校长就是当年一门心思支持理查德实验室的庞副校长,理查德实验室的失败,让他的中美名校合作计划夭折,受创不小,但就此时他的表情说话来看,似乎是想借机与杨锐和解。

杨锐笑着听,心里一点都不相信。

第711章 待我金盆洗手

杨锐对庞校长脸上的老年斑记忆深刻。

一年前,就是这位老年斑爬满了脸颊,却凶猛的像老虎一样的老年干部,要求自己停止克隆突变基因的实验,理由是生物伦理。

如果不是杨锐找到了蔡教授为自己撑腰,如果不是校长最后支持了蔡教授,杨锐甚至没有与理查德一较长短的机会,钾离子通道的相关研究,以及钾离子通道的相关利益,也不得不随手让人了。

没有钾离子通道的研究起步,就没有cr的相关成果,自然也就没有了诺贝尔奖提名的风光。

这样的糟糕关系,在杨锐眼里是很难和解的,更不是一句话就能和解的关系。

很自然的,庞校长提出的计划,杨锐也要仔细思量。

合并现有的胚胎细胞实验室就财务而言,自然是很划算的事。北大生物系是目前中国最好的生物系,它的胚胎实验室自然也是国内相关领域的一流实验室,这样的实验室,沉淀的固定资产肯定不菲,甚至比杨锐要求的还要多。

问题在于,合并这样的实验室,并不一定能实现杨锐的目的。

能初步满足杨锐的要求的实验室,就算还没有省级实验室的水平,想必也不会太差,比较起来,可能比目前的离子通道实验室还要好。

这样的实验室的负责人,起码比许正平副教授的资历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