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71页

但不管是哪种情况,诺贝尔奖提名都是很了不起的,比太多太多的奖项都值钱了。

“杨锐先生,恭喜你。”弗兰奇、阿诺德和阿姆斯特朗齐齐向杨锐道贺。

商业行为是一回事,现在的贺喜又是另一回事。

弗兰奇挤着小眼睛,笑道:“就我们所知,你几乎在全美的主要电视台都露过面了,如果不是中国的签证比较难申请,你现在就能见到记者了……”

“您开发的技术,还有您写过的论文,现在大概都被人在显微镜下观察了,辅酶q10的催化剂,大概也要被各大公司关注到了,我们有些焦急……”阿诺德不好意思的道歉,他们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北欧国家和日本,作为发达国家的公司,他们是不会关注中国有什么新技术出现的,但美国的消息,却总是会第一时间传回其国内。

催化剂这么简单有效的东西,争夺起来,将会变成简单直白的凶狠。

第688章 回京

阿诺德可怜巴巴的望着杨锐,道:“我们给出的价格其实并不低,如果提条件的是挪威人的话,他们或许会给出更高的分红分成,但他们的工厂数量少,分红也不会有多少。”

“用我的催化剂,在西捷这样的工厂,一个月就能有上百万美元的利润提高,十间工厂,一年的利润增加值是一亿美元!”杨锐重新步入谈判的状态,声势夺人。

面对沐浴于诺贝尔奖光环下的杨锐,阿诺德悄然收起了日不落帝国的骄傲,陪着笑脸道:“辅酶q10并不是医药中的大宗,全世界能有十间工厂的,目前也只有捷利康了,日本全境的公司加起来,工厂规模也达不到十个西捷工厂。”

弗兰奇亦帮忙道:“单纯的提高产量并不能持续的提高利润,辅酶q10的市场有限,全年十亿美元的销售量都很难达到,一家公司一年十亿美元是不可能的。”

杨锐嘿嘿一笑,道:“我不信,辅酶q10在目前的市场上根本是供不应求,你们生产多少卖多少。中国目前还有采用动物组织提取法的工厂,还不是照样卖的风生水起……”

他用英语解释了一下,继续道:“如今限制辅酶q10的产值的不是市场,而是产能。而限制产能的主要瓶颈就是原材料。这也是我为什么选择辅酶q10做开发,并且设计催化剂的原因。”

稍停,杨锐再道:“如果辅酶q10只是10亿美元的市场,捷利康何必花费大价钱,又是扩张,又是竞争。”

此时此刻,他的长篇大论还是很有说服力的,阿诺德只能很尴尬的争辩道:“市场的扩张肯定是有限度的,我们现在看到市场供不应求很可能只是一种假象……”

“这么说,你们已经有一个理想的扩张模型了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