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06页

邱晔眉毛一簇:“大三元?真的假的?”

“杨锐是年轻人,大三元好吃又有面子,为什么不去?别的酒楼,他说不定就借故不去了。”丁成国声音稳的很。

大三元是荣毅仁去年创办的酒楼,号称北京粤菜第一家,地处故宫、景山和北海的中心点,皇家建筑尽收眼底,各色食材自广州空运而来,选派诸多名家大厨,人均消费四五十元,如果是吃席的话,一桌十人,省着点也要五六百元,非得邱晔从卫生部拿到经费以后,他才请得起。

不过,这么花钱,邱晔也是肉疼的要命,不由看向杨锐和许正平消失的房间,暗道:算你们命好,有北大给的实验室和钱,今天我给你们赔礼道歉,有朝一日,你们全得给我还回来,到时候,你们可别指望赔礼道歉就行了。

这么想着,邱晔的心气也顺了。

……

第564章 落我手里了

杨锐默默的阅读着邱晔的论文。土壤微生物是微生物学和土壤学的一个分支,而且分的挺开,杨锐读书的时候接触过一些,后来就很少接触了。

不过,同在一个系统下,相关的论文,杨锐读过的少,顺手翻过的却不少,尤其是体系内的专著,几乎都存在他的脑海中。

杨锐没能从邱晔的论文中看出什么来,心中一动,干脆放弃了文章本身,转头盯上了参考文献,并在脑海中用上了搜索功能,翻阅起来。

一会儿,许正平合上了论文,道:“四平八稳,没什么问题。”

“没问题?实验数据什么的,都合适吗?”杨锐从不敢高看国内研究员的素质,一本中文期刊拿到手,你首先应该知道,里面有一半是胡写的,剩下的一半里的一半是关系户的论文,再剩余的四分之一才有学术上的争议价值,当然,它们多数是不堪深究的,但想到评职称发奖金都需要论文,研究生博士生毕业也需要论文,论文似乎只是无可奈何的抗议。

许正平是看惯了论文的,轻笑一声,道:“你让我目测的话,实验数据找不出问题来。要不要发回实验室,给他做个重复实验?”

“算了,他这个实验花了好几万呢,咱们不做这种败家事。”杨锐撇撇嘴。

“邱晔这个人,性格是不太好,但性格不好的人,写出的论文,往往是好的,你说我这个判断,对不对?”许正平劝说杨锐收手,道:“找不出来问题,咱们这就回去吧,这房间空荡荡的,怪凉的。”

“这是凉快,外面还大太阳呢。”杨锐将许正平拖住,道:“再看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