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68页

这样的规则,在中国至少延续了20多年,进入21世纪以后,才逐渐减少,当然不是学术腐败没有了,而是大老板的做法越来越土匪,以至于手下人几乎无利可图。

如杨锐当年在唐集中实验室里的时候,唐集中就非常光棍的让杨锐自己分配他获得的经费,这也是唐集中家大业大,看不上杨锐的小经费,另外,也是他对杨锐的另类支持。

至于杨锐目前的离子通道实验室,因为经费是杨锐申请来的,下面的实验组就只能忍受他对经费的分配。

拿到一万元的科研组长,大胆的也只敢腐败两成,腐败一成的居多。

这就相当于一次性1000元的补贴,从杨锐的角度来看,不算太多。

许正平则是对一万元这个数字犹豫了片刻,才道:“也好,咱们实验室毕竟特殊。”

说这个话的时候,他特别看了杨锐一眼。

杨锐舔舔嘴唇当没看见。

吸引不到足够的人,尤其是吸引不到小牛,与杨锐本身也有关系。

cell论文的发表虽然让他在科研圈子里名噪一时,但年龄这个障碍,始终是个困扰。

有前途的小牛们如无必要,是不会到杨锐手底下来讨生活的。

除非条件非常好。

看起来,在许正平眼中,杨锐的年龄障碍大约有8000元这么多。

“一万经费的话,项目都不太重要了,我公布出去?”许正平也厌倦了长期的面试。

杨锐点头,道:“让愿意来的先交简历。”

“好,愿意来的交履历表。”许正平换了个说法,更符合现在人的习惯。

“再加500美元,可以用来购买试剂等等,我们的仪器用的许多材料,都得外汇。”杨锐生怕勾引不到小牛,又加了诱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