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62页

许教授差点就翻白眼了:就两台仪器的实验室,有什么底子可言?两条腿的椅子都要摔倒的。

杨锐却是依旧笑呵呵的看工程师们做安装,扫描电镜主要是真空系统,电子束系统以及成像系统,每一部分说起来都不是特别复杂,甚至可以称得上简单,因此,在大跃进时期,中国好几个研究机构都上马了扫描电镜。

然而,扫描电镜的结构不复杂,芯子却在精度上,另外,电机等装备的各项指标,也是远超第三世界水准的,所以,国内的扫描电镜事业人亡政息,也不奇怪。

到80年代,其实生产扫描电镜的中国企业也不在少数,基本开发一个产品出来,就能得一次奖,但在销量方面,最好的也不过卖了400台。

以杨锐对自己实验室的高贵冷艳,自然不屑于用这样的产品的。

科学是一种很现实很无情的东西,你要是用糊弄人的东西糊弄它,它也会学会糊弄人。

国产高端仪器或许也能用,但“能用”这个标准,可一点都不高端。

“咱们……不再买点其他设备?”许正平教授贴着杨锐问。

杨锐不易察觉的挪开一点,道:“我也想买,没钱了。”

许正平呵呵的笑了两声,能有钱吗?70万买一台仪器,比人家一个实验室都贵。

这么一想,再看这台扫描电镜,许正平暗忖:要不然,咱也先做几个专门实验?

“对了,许教授今天有空的话,和我面试几个人吧。”杨锐蹲在旁边,说话的语气像是拉家常。

许正平诧异的问:“面试什么人?做什么?”

“您看,咱们现在有扫描电镜了,还有这个氨基酸分析仪,是不是开几个专门项目?”杨锐看似与许正平想到了一起,实际上,他买仪器的时候就想的清清楚楚。有这种全国唯一,或者全国第一的仪器,不做专门实验做什么?

许正平的心思乱了,一时没有回答。

杨锐状似自言自语的道:“就已经安装好的这台氨基酸分析仪来说,准备充分的情况下,它一天能做好几次实验,一次能分析超过20种氨基酸,咱们就是从渤海湾买一斤海带回来测一下,都能写一篇论文,这个优势不用,也太浪费了,您说是不是。”

“渤海湾海带的氨基酸种类分析?”许正平笑了一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