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06页

不过,书信原文,依旧用英语来写了,想来为了语义有歧。

杨锐默默的看起了信件。

来“遛弯”的群众则被唐集中驱赶到了边上。

“写的啥东西?”总有人好奇的猫挠。

杨锐随口道:“我提出的修改意见,对方的回应。”

“怎么回应的?”

“做出相应修改呗。行了,我得看东西了,咱们遛弯的,是不是也遛够了?”杨锐下了逐客令,有时间来闲逛的,不是年轻老师,就是年轻学生,好奇心和幼猫一样,永远没个满足的时候。

然而,杨锐还是低估了东大教授的故事的流行程度。

杨锐话音刚落,就有人笑嘻嘻的道:“给我们说说修改意见和人家的修改内容呗,让我们也学习一下。”

“是啊,给我们学习一下吧。”好几个人起哄似的配合。

起哄是80年代集体生活的常态。现在又没有qq群和微信群的存在,一群人在一起,更是免不了任性的时候。

而在这个年代,学生与年轻人的错误,也总是容易被宽容对待。

就连唐集中,也在学生们的起哄声中露出了笑容,仿佛忘记了自己先前对他们的评价,道:“杨锐,干脆你给他们讲一讲,也让大家了解一下国外的审稿制度。”

“这个……加藤,就是东大的教授的信里,关于论文的内容其实不多。”杨锐稍微有点犹豫。

谭助教不解的道:“写了两页纸,不说论文说什么?”

“基本是在赞扬我吧。”杨锐说到这里,也没有藏着掖着的必要了,直接把信给了谭助教,道:“他说我的修改意见,给了他一些思路,他准备进行补充实验,并放弃这一次的投稿,以期与我交流和合作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