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93页

赵蕾也是一时着急,说了傻话,却被许正平和刘院长给笑的脸红。

她做了个深呼吸,好容易冷静下来,又继续采访道:“就我所知,普通的论文,引用数往往只有个位数,是这样吗?”

电视观众哪知道引用多少是什么水平,总得让他们有一个比较的参照物。

“普通的论文能有三四个引用就不错了,我说的是对普通的研究人员,不是普通学生,学生论文没有引用也属于正常。”许正平站在杨锐面前,帮他把危险和风头都挡了。

要是别的年轻人,这会儿说不定要不高兴,杨锐却不想出风头,默默的站在后面,一点都不焦急。

赵蕾点点头,道:“这么说来,杨锐的3个引用……”

“是3个cell引用。”

“对,3个cell引用,是超过了普通研究人员的水平?”

“不能相提并论,我说普通研究人员的论文有三四个引用,说的是他们的论文在长达数年、十数年乃至数十年积累下来的引用。按照这样的标准,杨锐当前的引用数就应该是11个,而且在快速增长,你想想看,一个月就有这样的数据,数年、十数年以后是怎么样的?”许正平这么说着,也是这么想的。

赵蕾又问了几个问题,再采访杨锐,见他没心思说话了,也就停下了摄像。

现在的摄像带不便宜,能省一点是一点了。

杨锐本人其实也处于震惊当中。

赵蕾是以普通人的角度来问话,自然问的又虚又简单,但杨锐自己知道一个月就有这么多引用代表着什么。

这妥妥是要火的节奏啊!

cell的影响因子常年在30以上,也就是说,发表在这里的论文,过去两年的平均被引用数是30以上。

虽然肯定自己的论文在平均值以上,但开始一个月,光是cell的引用数就达到11个,彻底出乎杨锐的意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