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21页

“那我统一说一下,然后再给你们一个个的纠正动作。”教练接着边说边演示。

一会儿,杨锐等人依序上场,试验了几次,就玩的不亦乐乎起来。

这其中,曹宝明学的最快,只是第四次,竟而两次完成了对十个球瓶的击倒,兴奋的大呼小叫起来。

“好玩不?”杨锐站到最高击倒6个球的王国华身边。

“好玩,真好玩,老外真会玩!”王国华一连串的感叹词。

“那咱们建的体育中心,第一步就做保龄球馆,大家有没有意见?”

“同意!”

“同意!”锐学组诸人纷纷举手。

刘珊则略显担心的问:“这个保龄球馆这么先进,会不会成本很高?那些自动换球瓶的机械很贵吧。”

“成本有投资方负责,我们证明利润够高就行了。”杨锐自己就是投资方,知道需要注意什么,如果不是保龄球馆的利润高昂,杨锐也不会选这个项目。

王国华掐着指头算道:“一局45块,平均一个小时就能打4局?”

“实际上打不了那么多,因为大家都是新手,打的慢的人,半个小时打一局也有可能,另外,教练教学的时间也要算在里面,开拓新市场的必然损失,但每拨人都要花一阵子教学,算下来也得不少时间。平均一个小时打三局左右吧。”杨锐略作修正。

刘珊露出微微的惊讶,道:“平均一个小时打三局,一条球道就有135元的收入了,20条球道,一个小时赚2700元?”

算出了这个数字,几个人都吓了一跳。

“不能说是赚了2700,营业额2700元吧,要减去各项支出,电费和零件费用是大头,保龄球馆的建设费用要平均出去,不过,确实赚的够多……”杨锐说着笑了出来。

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的保龄球馆,其实很像是90年代中期到00年代中期的网吧,它们的先期投资都比较高,可一旦运行起来,却是源源不断的现金奶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