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69页

正做实验的仓教授看到这么多人挤进来,一下子就头晕了,看到张延龄也跟着进来,连忙问:“老张,这是怎么回事?”

“这几位都是英国捷利康公司的,他们来考察我们的实验室环境。”张延龄给仓教授介绍了一番。

河东大学实行的是实验室负责制,有能力的教授就统领一个或者多个实验室,也有大的实验室挂两个乃至多个牌子的。

仓教授的能力不足,实验室的设备也就不行,不过,他的实验室的面积却是不小,多找一些学生做些不疼不痒的研究,每年光混一个论文数量还是混得下去的。

尽管没有混出名堂来,仓教授仍然珍视自己的实验室,一听张延龄所谓的合作,心里就开始打鼓了,笑道:“我的实验室哪里有国际合作的资格,你们看我的实验室,就是浪费时间。”

“学校的实验室都是新建的,各有特色,也不能说是浪费时间。”张延龄说了一句,也不觉得捷利康能看上这间实验室。这里的设备总共也就是十几万的水平,和省级实验室的水平差远了。

杨锐这时候附耳给弗兰奇说了些什么。

仓教授心里一抽,觉得不妙,又安慰自己,心里默念:不会不会,这么大的事,和杨锐有什么关系,他最多就是个出谋划策的……

弗兰奇和杨锐低声对话了一句,转过身来,又与校长徐文涛嘀咕起来。

徐文涛的英语也不含糊,与弗兰奇有说有笑,一会儿,又把张延龄拉过来聊了起来。

三个人说话,声音就大了,仓教授的英语不行,抓住在场唯一的熟人沈平辉,问:“他们说啥呢?”

杨锐第一次来河东大学的时候,就被沈平辉带到了仓教授的实验室,两人也算是老熟人了。

沈平辉同情的看一眼仓教授,道:“好像是说,这间实验室的面积比较大,实验室也比较新,以此为基础合并组成一个新的实验室,比较符合需求。”

仓教授眉毛拧成川字:“要用我的实验室。”

“咱们学校的实验室,合并拆分都是正常的。”徐文涛听到了,立刻以校长的威严将反抗的苗头压了下去,道:“我们会给实验室补充新的设备和人员,提升实验室的规模和水平,再加上与捷利康的国际合作,这是好事情。”

“怎么合并拆分和国际合作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