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16页

杨锐在华锐公司拥有100的股份,而华锐实验室又是100的属于华锐公司的,所以,华锐实验室的成果,完完全全的属于杨锐。

相比杨锐能够从大脑中找到的知识,现在的华锐实验室是被严重低估的,所以,即使特拉普说服捷利康高层入股,他也是不会同意的。

不过,这些事情是不用特拉普知道的,杨锐于是只是陪着特拉普喝酒。

庆祝活动从午餐持续到了晚餐时间,研究员们陆陆续续的离开,黄茂却是出人意料的返回了实验室,他现在正是无比兴奋的时间,根本不想回去休息。

杨锐却是回去放心的睡了一觉,第二天才过来做指导——由于实验能力比不上汪颖,也比不上美国训练回来的黄茂,杨锐在实验室里工作性质越来越像是老板了。

很多高级研究者,尤其是教授、研究员一流的人物,他们虽然呆在实验室里,却往往是监工般的存在,并不一定会亲自进行实验。

一方面,准确快捷的完成实验,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到,另一方面,实验室老板往往需要解决的是方向和方法的问题,而非具体的实验。

以前的时候,杨锐做的都是小型科研,与其说明自己的需求,不如自己动手,但在钾通道一类的中大型科研项目中,科研实践已经变的很难,实地操作不再是决定性的因素了,杨锐也就自然而然的从纯一线的研究员,变成了准一线的实验员。

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,杨锐要亲自去做的实验数量变少了,而他有时间关注的小组变多了。

当然,协调的工作会多一些,但对现在的杨锐来说,却是颇为简单的工作。

……

第358章 招揽

与理查德实验室越来越紧张的气氛不同,华锐实验室的气氛是越来越轻松的,尤其是接近放假和过年,除了黄茂这种久经考验的老战士,包括汪颖和赵平川等人在内的实习生,都有些心不在焉。

不过,杨锐这次没有催促大家,实验的第一阶段完成,理应让大家轻松一下,再者说,第一阶段的工作是诱导出钾通道基因缺陷的果蝇,并以此为基础探讨此方法,这一阶段是最简单也最紧张的,之后的第二阶段却要锁定克隆基因,进而分析分子机理,那就不是一个月两个月能完成的工作了,需要不断的试错才行,中国的农历新年将至,倒也不用急于一时。

当然,更让杨锐放心的,还是《jc》上的论文发表。有了这篇文章,但凡是采用克隆突变基因的方式,探讨离子通道的功能的论文和实验,都得引用他的文章,所以,接下来的实验,杨锐用不着太着急,反而更应该认真准备,写一篇重量级的论文,以稳定基础。

这是有了创新性以后,证明自己实力的主要手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