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87页

“不想。”杨锐更干脆。

“好,既然你想留学……咦,你怎么不想的?”秦主任像是看着奇怪生物似的。

杨锐反问:“为什么要想?”

“谁不想留学啊,国外多好,算了,你现在才大一,不明白不怪你,但我说啊,你不能这么任性……”秦主任开始劝说起来。

一会儿,另有闲得无聊的老师过来,加入劝说的队列。

杨锐运起花式拒绝法,倒也应对自如。

直到秦主任开始举例:“你看看黄茂,他毕业就争取到了一次出国留学的机会,回来就评了讲师,这多好……”

杨锐下意识的重复了一遍有些熟悉的“黄茂”二字,不由问:“哪个黄茂?”

秦主任以为有点说通了,立刻喊道:“黄老师,你来一下。”

一名面带青涩的年轻人疑惑的走了过来。

“黄茂!”杨锐上上下下的打量着对方,突然觉得很有意思,这位黄茂,分明就是得了好几个生理学和生物学大奖的北大黄茂,钾通道之类的研究,原本应该是他的辐射领域才对。

第334章 我的实验室

“杨锐,我给你介绍,黄茂老师是咱们生物系最早出国留学的一批人。在哥伦比亚大学呆了一年多。哥伦比亚大学是美国最好的几所大学之一,在纽约对吧?应该是和美国的北大清华差不多了。”秦主任自己没有出去过,介绍的就很中国化了。

杨锐盯着黄茂,与脑海中的记忆重叠对比着。

在他读研的时候,北大黄茂已经是多个领域的大拿了,不仅获得了多个中国人看重的外国大奖,而且拿到了中国和美国的双料院士,而他获得院士的年纪也是相对年轻的,大约只是50岁上下。

而给杨锐印象最深刻的,则是黄茂在一系列领域的一系列实验,颠覆了多个外国同行的构想和理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