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56页

现在的银行还是很高冷的,别看贷款弄不出去,储蓄白白放在银行里出利息,他们也不会给个人和私人企业贷款。

杨锐曾经通过表哥贷过款,此时想了一下,便道:“我有个学校的课题组,这个行不行?”

……

第311章 加速度

杨锐这个大客户,银行主任是眼馋了许久的。

他坚持不买国债,银行主任也是没有办法,但贷款也是极好的变现策略,见杨锐确实有兴致,主任立刻尽心尽力的介绍,并重新邀请道:“咱们坐回去谈吧,外面风冷,说话都冻舌头。”

杨锐哈哈一笑,道:“就在房间里谈吧,不进去了。”

“好。小陈,倒茶。”主任又重新将杨锐带入分理处,两人又要了椅子,就在大厅的角落里谈话。

柜台后的郝玉不时投来好奇的目光,却是怎么猜也猜不出两人在说什么。

小陈跑前跑后的搬了椅子和小桌子,重新泡了茶水,拿来了瓜子点心,倒是让偶尔进来的两三位小市民惊讶不已,不知道银行竟然还有如此人性化的一面。

杨锐和银行主任倒是谈的渐渐热络起来。

一会儿工夫,当贷款利率定作5以后,两人的表情就更开心了。

银行主任开心是因为终于有机会解决贷款问题了。而且,利率还比普通的国企利率高。

现在的贷款都是计划性的贷款,国企需要贷款了,就向银行或者地方政府提出来,前者同意就同意,不同意就由地方政府协调。后者为了减少自己的企业负担,往往会压低贷款利率,3或者2的低息贷款在这一时期是普遍存在的。

事实上,到了80年代末期,许多企业都是摆明车马要死的,银行还在不断的贷款,让他们能给工人发工资,这样的政策性贷款,别说是收回利息了,本金都是注定收不回来的烂账,可有必要的时候,银行还是得贷出去。

健康的贷款在此时是很少见的,抢着贷的银行也很多,有些银行内部也在竞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