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32页

杨锐的脑海中有的是知识的积累,他最欠缺的就是组织能力,而这些,可以从管理三条科研狗开始。

实验室的管理,和人力资源管理并不相同,否则,找一名政委和中组部大神出来,中国科研实力早就突破天际了。

实验室的管理重点是管理制度和资源管理。在这方面,杨锐又能领先30年的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。

不过,最多只是科研民工的杨锐,上辈子没有做过真正的实验室管理,即使只是实践脑海中成熟的实验室管理模式,也需要试验再试验。

孙汝岳和赵平川是逆来顺受的好孩子,杨锐要试验半吊子的gl标准,他们就跟着按照半吊子的gl标准来,杨锐要求他们将试剂和溶剂严格按照标准方法处理,哪怕过程再繁琐,两个人也能耐得住性子。

汪颖却是自诩实验高手,对杨锐的新方法很是不耐,头两天,他还想先在杨锐的论文中发现问题,然后当着唐集中的面炮轰杨锐,顺势将他赶走,所以,在开始的两天里,汪颖还能耐着性子按杨锐的方式做。

但是,当他白天累的半死,回去又读不通杨锐的论文的时候,汪颖就没有那么好耐心了。

杨锐前期的论文还算简单,但为了给植物提取法生产辅酶q10建立严密的技术壁垒,这一批论文写的相对生涩难懂,汪颖又没有这方面的经验,自然是阅读越郁闷。

再者,应用型的实验只要不造假,本身就难找毛病,到了第三天,汪颖就变的暴躁起来了:“这是化工所生产的分析纯的试剂,是已经造好的试剂了,用不着再处理了,什么是分析纯的试剂,你不明白?”

“即使是化工所生产的试剂,也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方法处理,这是实验室的要求,你就要执行。”第一次争辩,头犬杨锐不做丝毫的退让。

汪颖中等身材,嘴唇上留了些须,有点恶狠狠的盯着杨锐,一会儿,见他不为所动,威胁道:“唐教授要我们下午4点前准备好这些东西,再做那么麻烦的标准处理,来不及了。”

杨锐摇头道:“再紧张也要保证提供的试剂合格。”

“这是化工所做好的分析纯试剂,怎么就不合格了?”

“之前的检测已经证明化工所的分析纯试剂含有微量的杂质和水,这就是不合格。如果我有权采购试剂的话,肯定要换一家供应商,现在东西已经买来了,那就只能我们自己做处理,否则,用含有微量杂质的试剂做的实验,你怎么保证实验的可重复性?”杨锐以理服人,这本来就是后世实验室的正常要求,也是非常好实验习惯。

汪颖说不过杨锐,又不愿示弱,僵持了一会,道:“爱做你做,我不做这些浪费时间的事。”

杨锐见他决心已定,也不多说,站到了位置上,就自己做起了标准化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