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08页

李章镇拿到的是每月8000元的高薪,但要是换成美元的话,也就是1000元上下,这让他很难想象杨锐拥有一家年利润百万美元的公司的事实。

不过,因为杨锐面试了他,而且是他直接和唯一能够汇报的上级,李章镇还是表现了相当的尊重,以保住这份不错的工作。

除了最近一段时间与海淀区政府交涉有点累以外,大部分时间,华锐公司的工作都是很清闲的,这让8000元的薪水显的尤为值得。

“李经理。”杨锐和李章镇轻轻握手,然后打开地图道:“麻烦你给我把场址圈出来。”

李章镇一时间有点没反应过来,过了会儿才笑着用铅笔在地图上画地方,道:“最近都在和大陆的官员谈话,有点不适应直接谈事了。”

“香港不是也要先客套,我是看天色晚了,咱们早点说完,回去好休息。”

“当然。对的,我们最后谈下来的是两块地,一块是属于海淀区的仓库,工业用地。一块尚是农田,需要转换土地性质,然后给予补偿……”

“农地转换,我们负责还是政府负责?”

“当然是区里负责,你怎么负责?”涂宪代为回答。

“征地会不会有麻烦?”杨锐对拆迁占地的麻烦记忆犹新。

涂宪却不明白杨锐在纠结什么,看看李章镇继续道:“海淀区政府有农转非的指标,只要每人再交2000块就给办,都抢着要呢。”

“我没听清楚,是给每人一个农转非的指标,再给2000块钱?”

“当然不可能,想要农转非指标的农户,再交2000块钱就给办,也不是谁想交钱就交钱,总共就那么多名额……总之,征地的事没问题了。本来就是国家的土地,又给这么大的优惠……”

包产到户还没有全国性的铺开呢,所以,现在的土地征收全是国家说了算。而相比土地,城镇户口的价值显然更大,更不用说北京户口的价值了。

杨锐还没搞清楚征地还要倒给钱的情况,李章镇插话过来道:“场址现在已经选定了,仓库我看过了,是60年代建的,不适合使用了,应该拆掉重建……”

“费用呢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