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2页

捷利康的代表们,像是向日葵似的,齐行注目礼。

海处长准备了一肚子的话,没想到人家先问了杨锐,不由一阵气馁,转念一想:中方对英方在国外建设工厂,还真没有硬性的限制方法,只能从合作的角度来讨论,比如说,太多的工厂会影响中国工厂的利润,但人家听是不听,国医外贸都只能祈祷了。

相比之下,杨锐有技术傍身,还能多说两句。

于是,海处长抢在杨锐之前,认真的说:“杨锐,这件事上,我建议你要有礼有节。”

“有礼有节”四个字咬的很重,其中的含义亦是无比的丰富。尤其是在对外交往方面,这四个字能表达的东西,用几十个字都说不清楚。

捷利康的翻译来自香港,是个会说普通话的香港人,他能将这个词意译出来,但那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,而且,转了这么一手,也不能说这就一定是海处长的意思,顿时急的抓耳挠腮。

杨锐笑着点头,说:“那我就用英语了。”

“用英语吧,我和汪总都听得懂。”海处长一副和善的模样。

国医外贸姓汪的副总亦是微笑点头,掌握英语技巧,在如今的国内是很值得夸耀的资历,对副总也不例外。

杨锐回以一笑,转向弗兰奇,道:“你们是想问技术授权的问题吧。”

“不,不是,我们想讨论的是技术转让。”弗兰奇肥脸抽动两下,心说:就知道杨锐不好打交道。

杨锐摇摇头:“我不准备转让精制茄尼醇和半化学合成辅酶q10的专利,授权是可以,而且我要价不高。”

最后一句,连安慰都算不上,就是个助词。

弗兰奇更不会当真,笑着拍拍面前的合同,说:“你转让技术专利给我们,捷利康可以按照西捷公司的标准,讨论相关细节。”

捷利康当然不可能在海外工厂拿出25的股份给杨锐,那当地的供应商和生产商就别想搞定了,但以此为基础的话,也是个不弱的许诺了。

杨锐现在若是有几千万美元的资产,立刻一口就答应下来,可惜,他没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