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6页

不过,80年代的中国学界没那么讲究,受限于水平,综述还是个很热门的类别,靠它混职称的人如过江之鲫。

杨锐也不想浪费自己查了那么多资料,再加上技术壁垒的论文是越多越好,他也就毫不客气的动起笔来。

实验室里帮忙的吕芝看他写的轻松,一个下午就写了一大页纸,不由问:“你们说的写论文,就是这样写?”

“这是第一篇,从简单的开始。”杨锐写起论文来速度不慢,因为不少资料都存在脑海中,他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又有清晰的认识,综述写起来自然更加轻松。

吕芝见他写的都是英文,自然知道是要发表到国外去的,不由问:“真的能发表吗?”

杨锐没好气的道:“不能发表,我写来做什么。”

“写出文章发表不了也正常啊,好多师兄师姐都是拼命改呢,有的要改好几年。”吕芝说的还是奋斗型的,要是不够奋斗的,根本想不起来要往国外发表文章。

杨锐不以为然的笑笑:“我和他们不一样。”

这下,连姚悦都问:“哪里不一样?”

“天赋。”杨锐指指自己的脑袋,半真半假的道:“我脑袋里装的东西多。”

“你是想说我脑袋空空吧。”吕芝做实验不够熟练,她接触仪器的机会本来就不多,何况是杨锐这里陌生的仪器,这两天,她的表现都没有中学生何成好,多少是有些情绪积累的。

吕芝这样的傻妞,有想法立刻就倒了出来,存都存不住。

杨锐呵呵笑了两声,不言声的默认了。

吕芝怒急,拉住姚悦道:“我们走,不给他干了,不光累,还挨骂,简直是资本家。谁给你干,谁是小狗。”

姚悦正为难呢,杨锐幽幽的传来一句:“食堂中午做红烧肉,是感谢你们的。”

吕芝不自觉的停下了,一会儿,轻轻的叫了一声:“汪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