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5页

最终,烟叶从众多候选者中脱颖而出。

在杨锐的印象中,这项技术成果最早出现在80年代初,应用在80年代中旬。日本公司也是借此一跃成为辅酶q10的主要生产国,年入数亿美元。

杨锐觉得,用西捷工厂分到的钱,开发新技术,截胡日本公司,是个不错的选择。

不过,杨锐不愿意为了装样子,就自己测试几十上百种植物,这时候,实验助手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。

当年爱迪生要是没有实验助手,一个灯泡实验能做到老死。

姚悦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定义为劳工的角色了,反而是颇为兴奋的道:“我看了你写的文章,碱皂化法提取辅酶q10,你想把它延伸到植物组织上?”

“我们首先要找到我们想要的植物组织。”杨锐顿了一下,又道:“你的首要工作还不是这个。”

“那是什么?”

“查资料,看看国内其他机构和个人,有没有类似的研究,以免撞车。将他们的研究数据搜集起来,减少我们的研究范围。这项工作,你能独立完成吗?”

姚悦有点虚,还是说了“能”,并道:“我在实验室里也做过类似的工作,但是几个人一起完成的。”

杨锐毫不犹豫的道:“辅酶q10的植物组织提取法,在国内的研究应该不多,你一个人能完成。”

姚悦默认了,又低声道:“外国文献也要查吗?我有点看不懂。”

“现在就开始学,学术英语的话,两三个月就应该有效果了。”

“两三个月?”姚悦明显不相信。

杨锐当场掏出纸笔来,写了两个句子,道:“英语论文都会用固定的句式,就像是这样。哪怕是英国本土的学者,也不会像是写小说似的写论文的,他们本身就考虑到会有许多非英语国家的读者。至于本身母语就不是英语的作者,更是会使用标准的语言。你所需要的,就是背下常见的专业英语词汇,熟练掌握固定句式,用心一点,两个月就能读论文了。当然,独立撰写还是有困难的,你得练习一两年。”

和英语专业的家伙们相比,杨锐的英语是很不好的,但他读的文献够多,写文章时用的也很熟练,结果就是,让他读英文原著的小说,困难的像是两周便秘蹲坑似的,但让他读论文和文献,轻松的像是痢疾拉稀似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