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7页

田世昌不太适应这种聊天氛围,搓着手,道:“我叫田世昌,是西捷制药厂的,才上班三天。”

“合资厂的?我说衣服干净的像新的一样,就是新的啊。哎,我说,人家都传你们厂工资高,是不是真的?”佘石德的手抓着杆子,身子随意的左摇右晃。

田世昌摸摸脑袋,道:“我也不知道高不高?我刚上班。”

“你们一个月多少钱?”佘石德直接就问了出来。

不打问薪水,或者说,不问赚多少钱,那是外企、私企和个体户大行其道以后的风格。在80年代,所有人都是有单位的,同工龄同学历同职称的人,工资都是一样的,要是有一毛钱的差别,工人就能跑到财务科拍桌子。所以,这个年代问薪水,就等于问行业工资似的,属于聊天的正常范畴。

田世昌也没得到不能说的指示,就道:“工资大概50块吧,奖金说不定。”

“怎么是大概?你能拿多少?”

“我也不太清楚,因为没有拿过工资,他们说每月50块工资,所以就是大概了。”

听到的人,有的发出哄笑,有的却更加好奇了,问:“你是现在拿50块,还是转正拿50块?”

“现在50块吧。”

佘石德“嘘”的一个口哨,骂道:“不用做学徒工?这么好啊,我一个月才24,转正也就30多。”

田世昌缩了缩脖子:“我现在就是学徒工。”

车厢里瞬间静了一下,继而是缤纷的议论和提问:

“学徒工就50块?真的假的?”

“转正多少钱?”

“多久转正?”

“老商家的娃子不争气,吃亏大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