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6页

然而,谁都没有想到,离开不到两个星期,以西捷制药厂署名的邀请函,就送到了各个研究所、学校、企业和单位的案头。

这一次,是正式的邀请,代表着西捷制药厂即将正式投产。

……

第121章 生产预备

西堡肉联厂是不太愿意寄邀请函的,他们想要十拿九稳了以后再在众人面前表演新工厂的生产能力。

然而,西捷制药厂并不是西堡肉联厂的天下,大股东捷利康希望尽快投产,从而在全国推广自己的这一套模式,以抢占中国市场。二股东国医外贸也想证明自己的谈判成果,进而招揽更多的外国制药公司来中国。西堡肉联厂本质上是杨锐拉来的平衡器,它在政治上最弱小,话语权更小。

身为一名新生的中国通,弗兰奇还很有水平的给出了两个选择:要么现在寄邀请函,要么永远都别寄。

西联的领导层顿时被震住了。没有盛大的仪式相伴,没有庆功会、总结会、报告会,怎么证明自己做了事呢?

不寄邀请函,当然是不行的!

与之相比,提前寄出邀请函也变的可以接受了。

换个思路想想,说不定还是件好事呢,毕竟,我们以国内同行无法企及的速度,完成了工厂建设啊。

就算……就算生产过程中有一点小的纰漏,也是产品太高科技了,我们尚未吃透嘛。

至于什么时候吃透,这个可以等到下一次庆功会、总结会和报告会的时候来讲呀。

不能反抗的西堡肉联厂,在挣扎了两天以后,就将数百封信件,投送了出去。

收到邀请函的国企、研究所和大学的同行,首先表示不相信,但是,邀请函却是千真万确的。

于是,许多人干脆打电话到西堡肉联厂,询问情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