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7页

“我问了,那个万东就是县一中回炉班的,高中也在县一中读的,他说他排班里二十几名。”

“那空那么多题?”

“也没空多少,两门算下来也有90多分呢。”王智停了一下,道:“你想想看,去年高考的时候,你两门课能考90分吗?”

“哪能,我去年的化学才20分。”

“是杨锐补课了以后,成绩一下子高了?”王智逻辑极好,抽丝剥茧的说明。

左超用手指敲敲太阳穴:“好像是有点这个意思。哎,想这些做什么,人家锐学组又不让你进,鸿睿班也单另开的。”

“就是突然觉得有点遗憾,当初不要胡思乱想,就支持杨锐,说不定咱也有机会读大学。”王智文青的感慨起来。

左超笑了:“拿什么考大学?”

“咱们两门课可都考了100分,一共7门课,不说考350分吧,就按比例,有325分,机会不小了。”王智扭头问田世昌:“你说是不是?”

田世昌“哦”的一声,道:“杨锐也一直说挺容易的。”

“都要进厂了,还说这些做什么。”左超有点烦闷的甩甩手。不想考大学是不可能,即使放弃了,也不能说是心甘情愿。

王智叹口气,不吭声了。

第115章 洁净厂房

对于杨锐送来的名单,西堡肉联厂的领导们其实是很有修改的想法的,只是因为香港经理的坚持,他们才勉强应承了下来。

既然如此,领导们自然不会去争取珍贵的编制,最终,进入名单的十五个人,唯有以临时工的身份,进入西捷制药厂。

为了让有编制的工人和无编制的临时工区分开来,西堡肉联厂又煞费苦心的创立了几个办公室岗位,如人事科、劳资科、仓管等等,总共安置了8个人,正好留下宁民和贺海川,两个没有裙带关系的原脏器生化车间的年轻工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