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0页

任何一点的变动,都会影响到结晶器制造的结晶质量。

夏侯欢等人有自信做出一台70或者80设计水平的结晶器,但这种结晶器和国内目前的主流产品已无甚区别,显然是不划算投放市场的。

又坚持了三天时间,夏侯欢还憋着一口气,他请来的有机化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却放弃了,说:“重新算一遍太复杂了,得请图纸作者把原始公式拿出来,这么多的流体和波形,全用手算,非得几年不可。”

“咱们自己算的不是也挺好的吗?要不然,我再找几个学生,帮咱们算?”夏侯欢望着桌上的两叠稿子,言不由衷的说。

他这几天也在回想与杨锐的见面,作为一个会看人的生意人,夏侯欢确信杨锐是有狮子大开口的意图的。

确定了这一点,他宁愿自己辛苦一些,也想先拿出点成果来。拿出了成果,就证明自己是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的,杨锐的要价应当会缓和许多。

相反,拖的时间越长,越拿不出成果,杨锐的要价越高。

卡在这个死循环里面,夏侯欢也有点无可奈何。

办公室里略有些闷热,挤作一团的研究员都放下了纸笔,一位两鬓发白的研究员揉着太阳穴,道:“你再找20个学生来,也不好说今年能不能算出来,咱们现在才把要算的地方分解出来,你看看,这就等于是全是题目,就这么多。”

和床一样大的写字台同时供三个人用,上面的草稿怕有数百页。

另一人也想放弃了,赞同道:“大一大二的学生都没有开始学流体力学呢,懂结晶热力学的就更少了,你要找学生来算,我们还得把这些题目再分解出来,倒成纯粹的数学式子……”

“说来说去,还是得找杨锐?”夏侯欢问。

“找他最快,要不然,我们就继续算呗。”两鬓发白的研究员拿出了对付单位的招数。

夏侯欢立刻妥协,请人是要花真金白银的,低头算什么。

转念一想,不对啊,找杨锐低头,好像也要真金白银。

“总得给我点什么吧,随便什么能拿来说的?”夏侯欢哀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