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页

“行。让你们看看。”杨锐快速浏览了一遍信件的来源,心中笃定的拆开其中一封,心想:亮下你的氪金狗眼。

校门口的一群人,都围了上来,在场这些个人,还都没见过稿费是什么样的。

胡燕山脚底下搓了搓,也悄悄站到了外圈。他个头不低,稍微点一点脚,就能看到杨锐在里面的动作。

只见一封写着《科学生活》杂志社的信件,被杨锐从边缘撕开。

里面不是汇款单,而是一页折叠起来的短信。

杨锐慢悠悠的展开,果然是他撰写的《生物圈》被科普杂志《科学画报》刊登的通知。

和那些理科小论文不同,这篇《生物圈》是杨锐自己写的科普文章,取材于美国即将开始的生物圈二号实验,也就是试图模拟地球环境的微型人工生态循环系统。

生物圈二号实验非常有名,也非常有意义,它是为了试验人类是否能够离开地球生存。

如果可以,所谓的月球移民,所谓的火星移民,都有了最起码的生物基础。

如果不行,那再先进的火箭和宇宙飞船,也不能让人类移民火星。

换言之,移民外太空的首要条件,就是生物圈实验成功,80年代如此,90年代如此,21世纪亦如此。

没有生物圈实验成功的前提,所有移民外太空的报导,都是无知记者耍流氓。

遗憾的是,生物圈二号实验失败了。

不过,在1982年,人们对于尚未开始的生物圈二号实验还充满了期待,许多美妙的宇宙畅想,充斥于全球各地。

这是再好不过的科普题材了。

最重要的是,这种科普文章可以写的很长,也不需要太出色的文笔,仅仅依靠严密的推理来证明生物圈二号的必然失败,就已经是一篇漂亮的科普文章了。

于是,杨锐根据自己了解的内容,所学的部分知识,再加上一些资料,毫不犹豫的撰写了一篇3万字的文章,分为上下两部,寄给了《科学画报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