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一章街公所

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2067 字 3个月前

天将黑时,街道上的保长就哆嗦地走了过来敲门:

“大福,明天字铺组织扫雪,通沟渠,你家得出个人力咧!”

字铺,即以百来户人为中心设立的片区,一巡警二白役负责管理百户人家的消防、盗贼、救火等事宜。

随着时间推移,字铺权重欺民,不利于百姓和地方衙门的管理,故而城内又以字铺为点,设立甲长,设甲长管理。

十户为一保,十保为一甲。

保长由百姓推举,甲长由保长轮序担任,拥有免徭役的特权,负责赋税、徭役等配合衙门的事。

片区制度推行,又因这百户都在一条街道,所以百姓们又称之为街公所,把甲长叫作街公。

在乡下,乡公所是农村的基层衙门,而街公所也是城市的基层衙门。

不过保长是寻常人,也是要干活的,而甲长虽然尊称为街公,但却并没有街公所,所谓的街公所指的是他家。

甲长算是半步吏员了,故而不但能去衙门见到官吏,每年还能得银圆六块,贴补家用,算是半脱产。

在甲长之上,则是坊正。

十甲为一坊,管理着近千户的百姓民政。

他们则与乡三老一样,属于吏员从九品,年禄十块钱,十石粮,完全脱产,由知县任免,五年一任。

他们是普通百姓能够接触的了,捕头,通判,主薄,那是在谈话里见着的。

“保长,扫雪不是巡捕的事吗!”

“他们哪忙活得过来。”保长随口道:“不去也行,交三十文钱,我雇人去。”

“还是去吧!”孙大福叹了口气,扭头对婆娘道:“还是要给你买条棉裤了,不然可出不了门。”

乘着天还没黑,孙大福去了街上的估衣铺。

有钱人买衣服去成衣铺,量体裁衣,锦绣绸缎,普通人则爱去估衣铺。

这里都是前来卖旧衣或者买旧衣的,以便宜著称。

夏天穿的旧麻衣,这里十来文就能买到。

棉裤沾到了棉,自然是不便宜。

小二如实道:“入夏时,一斤棉花可只要五十文,如今非八十文打底不可。”

“这棉裤布料虽旧,可是实打实的一斤棉,要您一百二十文,算是便宜了……”

讲了价,只能以一百一十文成交。

翌日,百姓们被巡警指挥着清扫街道,疏通沟渠,忙得一塌糊涂。

而巡警们则在街面巡视,尤其是商铺口,来回进出。

他们也没想着隐瞒,大咧咧道:

“得出扫雪钱了,每家十文,谁也免不了——”

穷铺子十文,富铺子三五十文,每家还不一样,可谓是公平。

那些绸缎华衣的掌柜们,喏喏无言,昔日的豪横不见半分。

拉着人力车经过,孙大福沉默不言。

本该是巡警的活,被派给了普通人,领着他们干活让商户交钱来赚取私钱。

至于吃着朝廷俸禄的净街司巡警们,自然在窝在家里暖和着。

这就是权呀!

不过,他转念一想:

日后等我儿子读书,有了出息做官,也能这样威风了!

(本章完)

39314196
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