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八章就藩

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2025 字 7个月前

虽然儿子众多,但道理也有亲疏之分,昔日常伴身边的辽王真的要走,反而让他不习惯起来。

“来了?”

“是,父皇。”辽王规规矩矩地跪下行礼,直起腰道:“儿子今后不再您身边尽孝,您老要多保重身体。”

说着,其不自禁地哽咽起来。

不管其真假,但朱谊汐到底是感动了。

皇帝虽然是政治动物,但到底是人。

心弦一软,朱谊汐张了张口,到底是没有将其留下来的话说出口。

贾代化在辽国为相三载,上千里的辽国已然渐渐安稳,就藩已经不宜再迟了。

说实话,对于老四辽王,朱谊汐厚待了不少。

军队上,特地让其从科尔沁,察哈尔招募了三千骑,基本上都在京营中训练,无论是装备还是精气神,都与京营一般无二。

光养着三千骑兵,一年就不下百万块。

何况,绥远、察哈尔等地的牧民,皇帝也让其征了两三千帐,初步形成了其自己的部落。

一些什么藩国配方,如百工,经史典籍,儒道佛三类。

甚至朱谊汐为了让其保持战斗力,还特此安排了二十门绍武野战炮,以及配对的工匠,炮兵。

私底下,皇帝从内帑中塞了其五十万块银圆,让其尽快地安稳疆土。

这等恩宠,可谓是诸王第一。

这等时候,待其就藩的队伍,已经超过了万人,马匹牲畜上万头,规模可谓宏大。

一路上向西而行,几乎可以吃光沿路府县的库存,这又是朝廷来报销。

所以朝廷和民间,对于藩国是褒贬不一的,贬大于褒。

朝廷花费人力物力开拓的土地,平白无故的送给皇子,还得辛苦出钱出力帮他安稳下来。

这对于大明来说,根本是亏本买卖。

但如今是君主专制王朝,皇帝的命令大于一切,即使再亏本,也得做下去。

“听说你把那长安戏楼都快打包带走了?”

“嘿,儿子这不是怕寂寞了吗!”

辽王一下子就破防了,他嬉笑道:“这班子,话本先生,都是我一点点的建起来的,可舍不得。”

“儿子这是去辽国,给那群鞑子们瞧瞧天朝上国的戏折,宣扬教化。”

“罢了罢了。”朱谊汐没好气道:“去了辽国以后,莫要像如今这般惫懒嬉戏,治国如烹小鲜,细细思量才是王道。”

“戏本虽好,莫要沉溺。”

“儿子知道了。”辽王一板一眼的行礼。

随即,父子无言。

辽王识趣地退去,去见自己的母妃了。

当然了,皇后为先,向嫡母问安告别。

待见到孙萱儿时,其满脸不舍,双眸中满是关切。

母子二人倒是感情深厚,毕竟是从小养到大的。

及至黄昏,辽王才离开了山庄。

这时候,一群兄弟们包围了他。

老五越王,老六卫王,老七福王,老八赵王,老九湘王,这五位皇子由于跟他年岁相仿,平日里一起玩的比较多,倒是情感真切。

一群读书的皇子和公主们,也得闲前来见他,各色的礼物一箩筐。

毕竟没有皇位在争,兄弟姐妹之间的情感自然更深切些。

“四哥,我知晓你最爱戏折,这本是我年初请人写就的《木兰辞》话本,虽然不如长安戏楼,但也算是佳本……”

越王情真意切道。

老六卫王则送来留下一头骏马:“祝四哥马到成功。”

其他的皇子各有心意,就连秦王和齐王,也托其人送来了珍品礼物。

公主们倒是简单,要么是绣帕,要么是香囊,荷包,亦或者亲自缝补的布靴,总是一片心意在。

及至夜深,见完了外翁孙长舟和舅舅孙林的礼物后,辽王才得歇息。

他躺在院中,望着头顶的星空,心中一片宁静。

()

1秒记住网: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